和尚看了一眼耿直的傷勢,口中誦念一段佛語。
一縷金光飛到了耿直的身上,接著明顯見到他面色好轉了起來。
“貧僧打不過他。”
和尚說完后,看到陳添懷疑的神情,便繼續解釋道:“修為的高低并不能完全決定戰斗的勝負,貧僧是打不過他的。”
耿直身體好了許多,站起身來,對著和尚抱拳說道:“多謝大師救命之恩,還未請教大師法號。”
法號是和尚一生最重要的東西,事關師承。被人問及,也是對和尚最大的尊重。
和尚心中高興,笑道:“貧僧是現在佛門下,法照。”
法照和尚說完后,看了陳添一眼,問道:“施主和我佛有緣,可愿入我佛教。”
前半段還其樂融融,法照后面說的話,可讓耿直氣的不行,這和尚明顯就是來挖墻角了。
耿直生氣,奈何法照救了他的性命,也不愿多說什么。
陳添覺得莫名其妙,當即回絕道:“我從不認識大師,也有自己的師門,肯定不能入佛教。”
陳添的話有些直,法照并沒有生氣,反而笑嘻嘻的轉身離開。
耿直對著陳添點點頭,清風明月也豎起大拇指,像是在說好樣的。
哪里料到法照又轉過身來,對陳添說道:“施主好久不見,可愿入我佛教修行。”
這大概是四人遇到過的最雷人畫面了。
陳添無語說道:“大師,你前后轉身不過五秒,這算哪門子好久不見。”
耿直、清風和明月知道陳添來自鄉下地方,不是很會說話,對于他的新鮮詞語早已習慣。
和尚有些疑惑,這段話中的幾個詞他不是很明白,但能感受到陳添拒絕了他,于是同樣說出了一句不常聽的話:“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重逢,陳添施主和我佛是有緣的。”
遇到一個較真的人大概是什么感受,應該和此刻陳添的感受差不多。
他仍然心平氣和的對法照說道:“大師,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入佛教的。”
陳添的態度很強硬,法照笑了笑,不再強求,轉身離去。
四人還戒備的看著和尚的背影,直到他走遠后不再轉身,才放下心來。
只是就在這放松的一刻,前方傳來了和尚的聲音。
“施主,你會的。”
......
四人在杏花村呆了足足一天一夜,直到耿直靈氣恢復得差不多了以后,才繼續上路前往梨花村。
梨花村的村民早已翹首以盼,希望耿直幾人早早到來。
這段時間的夜里,村中年輕強壯的男丁總是自發的巡夜,雖然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只要他們一日沒見到黃老道的道士,便一日無法安心。
等到耿直帶著三人御劍至此時,一群村民立馬放下手中的活計圍在一起,在村長的帶領下規規矩矩的迎接。
四人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