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聽到轉正,冉讓的聲音便大了一點。
他參加工作,最大的愿望無非就是能轉正而已。至于當吉祥物,冉讓在本質上還是不怎么情愿的。等混到了轉正,不當了正好。
電梯通道,依然擠滿了人。冉讓照例沒有湊熱鬧,還是鉆出人群,從樓梯悄悄出了直播樓。
初秋的夜,涼風習習。離開了喧鬧的人流,冉讓感覺頭腦清醒了許多。
對打工者來說,下班的時候無疑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無論工作怎樣勞累,丟多大的臉,承受怎樣的精神壓力,在下班時都能有一個情緒上的松懈。
冉讓如今緩解了多汗癥,加上天氣已經轉涼。他乘公交車回家,時間自然快了許多。
回到家后,媽媽照例已經睡了,不過也照例給他留了飯。冉讓也早就餓壞了,沒有和主播們一起宵夜只是客氣話而已,趕緊吃完了飯。
洗完澡后,冉讓回到書桌前。雖然對當吉祥物有些反感,但冉讓也是一個對工作盡心的人,還是回憶了一下鐘亞樓教過的發音教程。
當然在家里是不能練的,“丑”字冉讓一直記得怎么寫。
最后,冉讓重新拿出了口琴。
冉讓喜歡練口琴,但口琴不能當飯吃。冉讓不喜歡當吉祥物,但他的工作偏偏要當吉祥物。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只有少數幸運者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次日起床,冉讓依然回到書桌前練口琴。媽媽也依然在房外忙碌。
“今天試試,能不能開始練習用壓音完成練習譜?”
上午,冉讓復習了十二調性的基礎之后,于是在下午開始了壓音下一個階段的練習。他要用壓音完成各種各樣的練習譜,最后指向歌曲,真正掌握壓音。
于是,冉讓又回到了剛剛學習口琴的時候,開始練習吹奏“do—re—mi—do—”“re—mi—fa—re—的日子。
不過冉讓現在進步挺快。
畢竟練習譜的基礎他已經濫熟,如今只是改變了一下吹奏方式和調性而已。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爬音之后,冉讓很快就掌握了第一個練習譜。
媽媽偶爾在房外看見兒子練得認真,都忍不住說道:“別總是戴著耳機練啊,讓媽也聽聽你吹的什么。”
“這不是怕擾民嗎。”冉讓連忙解釋了一句。之后拆下消音器,他向媽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練習成果:從壓音的基礎爬音再到練習譜。
最后,冉讓有些得意的問“怎么樣?”
哪知媽媽并不買帳:“哦?玩了幾個月,原來就會‘哆唻咪發嗦啦稀哆’啊?我還以為你每天練這么起勁,有多了不起呢。”
冉讓無語:“這個叫壓音,很難練的……”
但是媽媽根本懶得再理他,又到客廳整理那些舊衣服去了。冉讓也嘆了口氣,發現自己是練得太投入了,沒有考慮到觀眾的感受。
剛才吹首歌多好?
冉讓連忙追了出來,討好的往媽身上蹭了蹭:“媽,我給你表演一首‘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
“行了,不看幾點鐘了?快吃飯,去上班!”媽媽徹底失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