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冉讓打開電腦,調出了老王傳給他的教學書。然后對照書中的內容,拆開了自己的口琴。
“看來口琴這種樂器,還是要經常保養的。”雖然冉讓是個很愛惜東西的人,但口琴吹了半年,內部已經積累了不少污垢。
于是冉讓小心的把天狼星的原貼膜揭了下來,然后用蘸了水的紙巾把污坂擦試下來。竟然包滿了一團紙。再用酒精棉簽仔細的清洗了一遍。
最后,冉讓拿出大鐵鵝的貼膜,對比了一下。做好標記之后,用裁紙刀開始修剪貼膜。
之所以用大鐵鵝的貼膜,一是這款貼膜質量過硬,比原版的天狼星都要好。二是它的型號和天狼星很接近,不會出現錯位的現象。
冉讓這種性格柔弱的男孩,手工活出奇的好。他心靜得下來,更有耐心,可以花上好幾分鐘完成一個精細的動作,讓貼膜和吹咀嚴絲合縫。
而且他的手很小,手指纖細修長。這更讓冉讓有足夠的靈巧度駕馭要完成的動作。貼膜完成后,冉讓開始了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工序:裁冷凝口。
所謂的冷凝口,是指貼膜在受到氣流沖擊打開之前,從預先在邊角處裁剪掉一角的出口排出熱量。這樣能使熱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外部冷凝。
冷凝口大小要在一毫米以內。如果裁剪過大,將會影響到口琴的發音,所以冉讓寧愿多裁幾刀,也不會一下裁過頭,讓前面的工程報廢。
桌上漸漸被他裁出了一道道發絲一樣的貼膜,冉讓的精神也集中到了頂點。直到最后一絲貼膜被裁好,他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氣,人也覺得一陣疲乏。
但冉讓的精神卻出奇的好。重新新好口琴,試著吹了幾下,感覺和以前沒有大的改變。而口琴粘膜的現象的確改善了,冷凝水基本都留在了琴架,吹咀內的少了許多。
冉讓大喜過望,給老王發了一個點贊的圖片:“老師真是天才!”
老王倒也不驕傲,回了一句話:“外部冷凝原理是瓦特發明的。”
冉讓一陣疑惑:“瓦特?他不是發明了蒸汽機嗎?”
老王發過來一段語音:“蒸汽機是兩千年前希臘數學家希羅發明的,只是那個時候沒有實際運用。瓦特發明的是外部冷凝設備,由此讓蒸汽機能連續做功。”
說完后,老王還發過來一張圖片,是蒸汽機的工作原理。冉讓看見那個氣閥一張一張,把熱氣吐出來,倒真和半音階口琴的貼膜有些類似。
“真好玩!”
老王笑了笑:“好玩就行。人最大的動力就是好玩,如果覺得一件事情不好玩了,動力也就失去了。”
冉讓說道:“老師放心,口琴我能玩一輩子!”
眼看今天時間不早,冉讓便先睡了。他現在的習慣,當真是人不離琴,白天練,晚上聽,上班的時候表演。冉讓聽著音樂入睡,已經成了生活習慣。
“瑪德蘭”的直播間也正在成長時期。才剛過十二月,關注量就已經接近十萬,加上冉讓的工作也依舊努力,預計在年底A簽已成定局。
這幾天,冉讓也和同事們邊直播邊做著準備。把另外兩把口琴做了貼膜,再次收拾行李,出行的時候帶上了兩把口琴。五號上午,和大家一起在公司集合。
“冉讓!”
剛剛到了直播樓,冉讓就看到有人在喊自己。正是朵朵,老鄭,還有倉管課的老同事林亮和成小功。冉讓也高興的迎了上去:“你們來得這么早啊?”
老鄭笑道:“說明大家對這次活動都挺重視嘛。”正說著,旁邊又來了兩拔人。一拔是以鐘亞樓為首的團隊,另一拔是平臺樂隊的主播們。
這一下人就多了,足有二十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