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冷冷的瞥了一眼袁術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第遍布天下,朝野皆有聲望,實力更是首屈一指,鮑某以為,本初方可為此次盟主之位。”
“正是。”王匡嘿嘿一笑說道:“本初有勇有謀,此行正應聽其指揮!”
袁術臉色更不好看了,他是嫡子,袁紹是庶子,按理說,他才應該是袁家的繼承人,可這小子不學無術,名聲又不怎么好,導致家主之位無緣,袁紹雖為庶子,卻極討族人喜歡,這才真正的繼承了袁家。
此時,大帳內的氣氛有些冷場,許多人或沉默不語,或低聲議論,竟無一人出面開口。
不過局勢倒也明朗,這盟主的人選不外劉辯、袁紹、袁術三人,袁紹支持者甚眾,王匡、張邈、張超、劉岱、袁遺已旗幟鮮明地站到了袁紹這邊。
劉辯的支持者也就是曹操、陶謙、孔融;
只有袁術那邊勢單力薄,只有孫堅一人力挺,其他的諸侯如韓馥、張楊、孔伷則保持中立,沒有站出來明確表示支持誰,有些觀望的意味。
“孟德,你看此事該如何?”袁紹雙目微微瞇起,淡淡的問道,顯然他對于這盟主之位勢在必得。
曹操心知若是繼續僵持,得不償失,于是道:“依操之見,盟主非本初莫屬。本初公四世三公,名播海內,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公若就任盟主,登高一呼,必然是應者無數,大事可成!”
袁紹面色稍緩,推辭再三。
韓馥起身道:“本初勿庸推辭,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實是眾望所歸。”
袁術氣呼呼,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袁本初何德何能有資格當上盟主之位,在我看來,太子殿下身份地位最高,應該由太子殿下就任盟主!”公孫瓚站起身來,冷笑了一聲。
袁紹淡淡的瞥了一眼公孫瓚,公孫瓚毫不掩飾地與之對峙,雖然他也知道,這根本阻止不了袁紹當上盟主。
“眾位抬愛,袁某何德何能,怎能擔此大任!”袁紹直接忽視公孫瓚,長身而起大笑道。
東漢時期,袁家乃是最大的兩個世家之一,而且他們人丁旺盛,占地極大,非要選盟主的話,他確實是不二人選。
劉辯皺了皺眉頭,在天下他的影響力還是太低了,并且他的身份天生與諸侯有些對立,況且他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只有三個支持者,看來這盟主之位……
而且這袁紹似乎不像歷史上寫的那樣不堪,反而城府極深,一般人這個時候,早已欣喜若狂,可袁紹卻不動聲色。
“本初休要推辭,就這么決定了!”
“是啊,此次討逆之戰,就都要仰仗本初了!”
“……”
眾人紛紛附和,當真是萬眾所歸,袁紹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意,滿意的看了一眼曹操,這才說道:“既然大家都如此說,袁某也不好推辭,唯鞠躬盡瘁矣!”
歃血為盟,討逆為誓,十八路諸侯,終于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