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晨練的其他弟子也被他們二人吸引,紛紛跑過來圍觀,一見慧海如此舉動,頓時猜到他們在做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王動身上。
王動暗暗運功,緩緩抬起右腳,朝慧海踏出一步,然后抬起右手在他左肩上看似輕輕的一按,稍作停留,迅速收回。
“弟子告辭。”
王動對著慧海合十雙掌,繼而轉身離去。
慧海一動不動站在原地,表情古怪之極。
“師叔,虛竹根本沒推動您,您怎么放他走了?”
有弟子好奇問道。
慧海沉聲道:“你們都在這看什么,想挨罰了嗎?”
眾弟子趕緊回去繼續晨練。
慧海見眾人離開,再也撐不下去,身體猛地向后彈出,倒退丈許才勉強站住。
王動剛剛那隨意的一按,竟蘊含著如此渾厚的內力,若不向后退開,以他的現在的功力,根本無法化解。
小小年紀有這種修為,除了天賦過人,自然有寺中高僧暗地教導,這種事在少林寺實在不算罕見。
慧海心中贊嘆了一句,轉身去教導弟子們練武。
……
王動去了藏經閣,卻沒有見到掃地僧。
他也不刻意去找,那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僧,若有意隱身,絕不會被任何人發現。
王動信步而行,一排排書架找過去,終于在中間某排書架上看到一本熟悉的書籍——《拈花指法》。
王動抽出秘籍,走到角落出,開始認真研讀。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典故,和《大韋陀杵》一樣,也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此功屬專練指頭拈勁的一種功夫,練時內外同修,陰柔陽剛兼濟,功成之后,三指拈物,無論如何堅實之石,都能應指而碎,可傷人于無形之中,是不可多得的防身絕技。
王動先記口訣心法,再模擬指法招式。
待一本書看到一半時,掃地僧突然現身。
“拈花指,非唯功法,亦是佛理,心意不至,難以體味佛陀拈花之喜悅,此功難成。”
王動道:“謝大師指點。”
“自古少林弟子學此功者,皆是質樸天真之人,一心不二用,專心致志,方可將此功練至形外成內、俱無阻礙的境界,你為何選這項絕技?”掃地僧問。
王動道:“不是我選擇它,是它選擇我。”
掃地僧微微一笑,道:“修拈花指,可念《法華經》。”
“是。”
此后,王動每日練拈花指進益,念《法華經》化解戾氣,閑時則與掃地僧一道打掃藏經閣。
二人交談不多,偶有對話,也不過寥寥數語。
某日,王動練功遭遇瓶頸,獨自在藏經閣待到深夜,終于悟出“軟功外壯,剛柔相濟”的妙諦,一路勢如破竹,將拈花指練至小成。
收功時,耳根一動,隱隱約約察覺到閣中有細微動靜,正要起身,卻見一道灰影如閃電般掠出藏經閣,其速之迅,不在自己行云身法之下。
看來那不速之客先一步察覺到自己,率先走了。
盜經者!
王動想了想,已猜到那人身份。
“原來,你也認得他。”
掃地僧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王動微笑著“嗯”了一聲,抬步離開藏經閣。
其后兩年,王動又在藏經閣遇到那個灰影盜經者,對方見自己無意出手對付他,故不再理會,徑自翻閱查找秘籍,凡遇到七十二絕技,就興匆匆帶走,抄錄完副本后再還回閣內。
到了第三年,王動遇到了另外一個盜經者,卻是一道黑影。
王動很快認出那道黑影,因為就是他把自己放在少林寺的菜園內。
王動對著那道黑影說道:“阿彌陀佛,施主還記得小僧嗎?”
那黑影卻沒有立即就走,站在一座書架后,一雙眼睛,如兩道冷電,靜靜地注視著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