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王動一掌拍在一塊巨石上,那巨石“嘭”地一聲應掌碎裂,變成拳頭般大小一塊一塊的。
王動不太滿意地搖搖頭。
一掌裂石,看似很強大,實際上是功夫沒練到家的體現。
金剛般若掌作為少林寺的鎮山之寶,威力奇猛,經過歷代傳承和優化,已然邁入外家功夫的巔峰之列,雖仍不能和降龍十八掌那種絕頂外家奇功并肩,但將般若掌練到入微之境,絕對不容小覷。
這種頂尖的外家功夫,開山裂石只是基礎表現,只有當一掌打出去,石頭化為蝴蝶飛走,或者再進一步碎成齏粉隨風而散,那時才顯真功夫。
而對王動來說,僅僅只是打碎石頭還遠遠不夠,他要由外及內地改善這套掌法,需要達成的效果是,一掌拍在石頭上,石頭外部條條裂開,內部則碎裂成渣。
王動站在那座無名山上,雙掌隨意的、漫無目的的比劃,目光盯著遠處,一臉深思。
以外功養內功,最終達到內外如一,這種境界說著容易,做起來非常復雜。
從邏輯上來說,這種操作是違背武學——甚至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通常意義上的武學以及修行法門,遵循的都是由內及外的法則,只有內部修煉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感應并回應外部的運轉玄機。
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字,氣。
內外溝通的關鍵全在這個字上面。
一旦能達到互通有無、內外如一的地步,那么不論練什么功夫,都必能事半功倍,勢如破竹。
一個最著名的例子:
當內外相通的金剛般若掌功夫大成后,它甚至能夠重傷那位繼往開來的武學大宗師張三豐。
王動對金剛般若掌最高亮的記憶幾乎全部來自于那次偷襲。
在王動的武俠觀中,張三豐乃是屬于陸地神仙級的人物,他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超越于一般武俠世界的,和掃地神僧一樣屬于神龍見首不見尾的NPC。
掃地神僧接了喬峰全力擊出的一記降龍掌,象征性地斷了幾根肋骨,吐了幾口血(更像是為了強化主角光環的一種刻意修改),而張三豐遭空相偷襲一記金剛般若掌,更是受了內傷。
這兩個對比讓王動記住了般若掌,也因此認清了最強狀態的般若掌應該是什么樣子。
一掌下去,有排山倒海般的摧毀和震懾,又有源源不絕的內力支持和延續。
王動思索了很久,沒有再次出掌,自然而然地收手下山。
到了晚上,王動照例去了藏經閣。
這幾日沒有見到掃地僧,連他神出鬼沒的聲音也沒有聽到過,王動自己推測,他應該是在閉關修煉。
掃地僧常年隱于藏經閣,不僅精通佛法,還通曉各種武學,他縱然不會像蕭遠山和慕容博那般急功近利、貪多務得,但順手練幾套絕技自當不在話下。
若非如此,他又有什么能力化解類似蕭家和慕容家的恩怨。
王動晚上沒有練功,而是默默誦讀《雜阿含經》以化解由修煉般若掌造成的戾氣。
他其實也可以選擇在自己的臥房念經,但可能是職業習慣的問題,他更喜歡身處圖書館和藏經閣的那種氛圍。
王動默默打坐,心中默念著經書,很快便進入空靈無我的境地,整個人好像也變成一本經書,和藏經閣融為一體。
一道黑色身影潛了進來,無聲無息,好似一只夜游的大黑貓,四處翻看查找,幾乎沒有察覺到王動的存在,直到他來到王動打坐的那個書架區才突然驚覺。
他看了王動一眼,身體迅速向后閃退,和王動之間保持了一個合理的距離。
沒想到幾日不見,那小和尚又有進步,在他有意隱藏內息的情況下,自己竟險些沒有發現他的存在。
若他按照這個速度修煉下去,恐怕真能后發先至,追上兒子蕭峰。
王動那邊靜悄悄的,沒有任何行動。
蕭遠山等了片刻,確定對方今晚不會糾纏自己,放心大膽地去繼續尋找秘籍。
不多久,一個灰影閃了進來。
同樣的,那道黑影也是無聲無息的,好像一只——大灰貓。
灰影第一眼看到了黑影,后者也同時發現了他存在。
二人靜立于昏黃的燈光下,彼此沉默相視,不知是否經歷了一番意念方面的斗爭,總之二人皆無動手的準備,各自帶著一種惺惺相惜的心態去尋找秘籍了。
就在灰影剛要轉身的剎那。
異變陡生。
王動從蒲團上站起來,但下一刻,他從原地消失。
一只潔白如蓮,隱隱泛著光芒的拳頭來到那道灰影身前。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