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王動打完一套長拳,張三豐贊許頷首,道:“懂得舉一反三,很不錯。”
接著,張三豐又指點了王動幾句,王動虛心受教。
三人這般有說有練,游山玩水般向武當趕路。
這日,三人路過漢水,王動去叫了渡船,三人乘舟將欲行,忽聞江中傳來一陣叫罵聲:
“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佛爺便饒了你的性命,否則莫怪無情。”
王動聽到這聲音,知道常遇春要出場了。
沒過多久,看到一位壯漢劃著一艘小船朝這邊飛速駛來,那小船上坐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船后跟著一艘較大的船,大船上站著四位番僧和七八位蒙古官兵。
剛剛喊話的就是那四位番僧了。
王動道:“看樣子又是蒙古官兵在捉拿漢人。”
張三豐參加過襄陽大戰,平日最恨蒙古兵欺壓殘殺漢人,見此情狀,立即要出手相助。
王動對張三豐如今的身手也頗為好奇,當初看這個故事,一直遺憾于沒能見到張三豐全力出手,牛刀小試的幾次基本都是碾壓或秒殺,唯一一次有可能逼出全力張的劇情場景是群雄破少林三渡字輩高僧擺下的金剛伏魔圈……
剛想到這里,聽到張三豐喝了一聲“不要傷人”,身體陡然飄搖而起,撲向蒙古官兵的大船。
接下來就是小型虐菜現場。
張三豐落在船上,大袖飄飄,隨手擲飛兩位武功頗強的番僧,面對其他撲上來的番僧官兵,也是一手一個,或拍飛或提起扔開,出手之間,已是到了隨心所欲,揮灑自如的地步。
王動見微知著,大致能推測出張三豐的境界,具體而言,那金剛伏魔圈未必能困住張三豐一個人,而等到他后來太極拳大成出關時,更無可能。
張三豐解決了蒙古官兵后,救下壯漢,即常遇春。
后面的故事王動也都還有印象,張三豐因為對明教有所誤會,想勸常遇春改邪歸正,讓他拜到宋遠橋門下,常遇春直接拒絕。
在這一點上其實有過關于張三豐的爭議,只不過大家都是站的上帝視角,明白其中誤會緣由,所以會稍微覺得張三豐對明教有點偏見,若能代入其中,就會明白這段描寫恰恰從側面體現了張三豐的可貴。
他被稱為仙長、真人,但并非真的像仙人一般全知全能、完美無缺,雖然他生性豁達,但他仍會因為三弟子俞岱巖之廢和五弟子張翠山之死怨責明教,難解心結。
即便如此,他還是愿意接納常遇春,并指明武當二號人物收他為徒,既顯寬厚又見真實。
整個倚天世界,張三豐著墨不多,但絕代高人形象之可親、之真實、之生動、之豁達、之接地氣堪稱武俠世界之最。
這次相遇,還鑄就了另外一名場面:周芷若喂飯張無忌。
最后,常遇春提到療傷,引出蝴蝶谷胡青牛。
王動順勢給自己加臺詞,提出帶張無忌去蝴蝶谷的建議。
張三豐也只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常遇春和王動帶著張無忌趕去蝴蝶谷求醫。
這樣一來二去耽誤數日,王動已然暗暗將《乾坤大挪移》第一層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