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沒錯,單單憑借我們的力量,絕無可能勝過無天,所以我們此次前來尋找真君也不是商議如何對抗無天,而是商議如何迎回佛祖真身,以及如何‘營救’玉帝,懇請他們以英雄的姿態站到前臺。”
楊戩不以為然,道:“他們自己選擇此時放棄,必然已經計劃好何時歸來,我們都是小鎮百姓,難得糊涂,默默等待即可。”
“諸位可要進寒舍用杯茶水?”
楊戩的語氣已然在逐客。
王動萬沒料到這位天賦、戰斗力能和孫悟空媲美的二郎神居然如此消極,難道他真被無天的那個圈套影響了?
“那就不打擾真君了,告辭。”王動知道像二郎神這種層級的大人物,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么輕易就不會動搖。
孫悟空雖一直在觀察楊戩,但也沒發現什么蛛絲馬跡,只好帶著王動和豬八戒駕云離開。
“幾百年不見,二郎真君何時成了這樣一個膿包?”自見到楊戩一直沉默不語的豬八戒終于一吐為快。
“也許他是推算到了什么。”悟空道,“另有打算”。
王動贊同悟空的話,道:“二郎真君能肉身成圣,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今日之所以如此表現,必有不足為外人所道的苦衷,而且,當此時機,我們三人貿然登門拜訪,的確形跡可疑。”
悟空和八戒都默認了王動的說法。
“那么,咱們下一站去哪?”
“萬壽山,五莊觀。”
話音落時,筋斗云破空而去,不多時便來到萬壽山,但見一座風景秀麗,氣象萬千的大山出現在眼前,真是好山:
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掛藤蘿……
“八戒,你可還記得此處?”孫悟空問道。
豬八戒笑道:“當然記得,當然記得,老豬我這些年什么山珍海味都嘗了一個遍,心中唯一的遺憾就是當年吃人參果吃得太急,至今不知道人參果是和味道。”
王動心道:“恐怕豬八戒也不會想到,他吃人參果的典故在后世也廣為流傳,還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梗:豬八戒吃人參果——還沒品出味呢。”
三人說著,來到五莊觀門前,早有一位氣質不俗的小道童在等候他們。
“諸位辛苦,我家祖師等候多時了。”那道童說著帶領他們進觀。
五莊觀雖為道觀,但門戶極大,莊院極多,兜兜轉轉繞了幾圈才算見到鎮元大仙。
“二弟與諸位辛苦,且用些茶果再說。”
此話若是別人說,大家聽過便算,但由這位‘與世同君’
說出口,意義非同小可。
果不其然,鎮元子此次待客,仍然用了人參果。
與此同時,他和楊戩的反應也是天差地別,楊戩是始終懷疑,心中抵觸莫名。
而鎮元子顯然全盤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還知道一些悟空、王動和豬八戒所不知道的真相。
“佛祖轉世靈童已經誕生,待你們找到第一顆舍利子便能成功與他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