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當當,密集的撞擊聲,響徹叢林。他做過鐵匠學徒,掄過大鐵錘。有經驗的大錘手,都善于利用鐵錘的反彈之力來省力和加快速度。高遠風無形中將掄錘的經驗當作招式,用于戰斗,掄劍如錘,越捶越快,力度越來越重。
當然,力量越來越大的原因,還有體內真氣轉換成靈氣的比例越來越多的緣故。更關鍵的是,他體內怪異的穴位藏氣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穴位藏氣法可謂前無古人,是葉老開天辟地的一大創舉。起初,是無可奈何,高遠風的兩位奇葩爺爺傳授給他互不相容的水火功法。人體丹田是發動機和油箱的綜合體,水火真氣共存的話,必然引發沖突。而穴位,是人體經脈的交叉點,相當于交通樞紐的車站。
葉老別出心裁,強制將高遠風的一種真氣壓制在高遠風的幾個穴位中。運使火屬性真氣時,則將水屬性壓制進穴位,反之亦然。就像將車站擴大,不但可以調節交通,還可以駐留車輛。這樣,水火真氣就能共存于一體而不沖突了。
本是實驗一下,實在不行,就只能廢去高遠風的一種真氣。那時候,高遠風還小,讓他按著五行相生的順序來修全五行功法,對腦力的負擔太大。誰知實驗竟然就成功了,于是葉老異想天開,是不是所有穴位都可以如此擴張呢?高遠風這個試驗品就這樣無形中成就了前無來者的怪胎。
現在,高遠風雖修全了五行真氣,卻離奇地可以只使用單一屬性的內力并能任意轉換,其實也是緣于此。葉老沒有深想到這一層,才感到驚奇,畢竟從無前例不是。
高遠風真氣十足,是常人的數十倍,而俞健在奮力追趕的過程中,累得氣喘吁吁,靈氣消耗不小。一正一反,俞健雖然內力的品質比高遠風高,但在量上,卻遠遠不如。因為技法級別高,招術上就精巧一些;因為神識能預判,速度上也可以快一絲,其實完全可以戰而勝之,但他不愿付出代價,于是打成一個俞健憋屈郁悶的場面。
數百次撞擊之后,高遠風忽然感到全身猛地一輕,不但躍起的高度大增,腳步輕靈不少,而且力量瞬間翻倍。當,俞健第一次被高遠風打得倒翻出去。
高遠風自己都是一愣,感受了一下,身體內筋骨的瘙癢徹底消失了。再內視,豁然發現體內的真氣在俞健靈氣的壓迫下已全部轉化為靈氣。這是晉階養神期了么?不對呀,葉老說過,必須是先將意識轉化為靈識,然后再用神識控制真氣轉化,在這個過程中將靈識融入真氣,才能晉階。我這算是怎么回事?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拼命發泄的過程中,基本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狀態,類似頓悟。從某個角度來說,他的意識全在體內,自然而然地融入進內力中去了。這又是一樁奇葩事。別人必須是先有了神識才有可能融進內力,他卻把半成品的神識融進去了。
不等他想清楚,惱羞成怒的俞健再次撲來。比對手高兩階,而且是跨越大級別的兩階,非但沒有輕松拿下,反被對手打得束手束腳,俞健丟不起這個臉。翻身一躍而起,全力催發體內剩余的靈氣,以泰山壓頂之勢,狠劈而下。金色光華迸發兩丈有余,昭示著他的功力級別。俞健的神識也全力鎖定高遠風的腦海,試圖使他意識不清,判斷失誤。
若俞健繼續運用遠高于高遠風的技法招術,有目的地去針對高遠風暴露于外的手腕腳踝或脖子等處的話,取勝還是不難。可他因為羞怒失去了耐心和理智,竟然采取了跟高遠風開始一樣蠻干的打法。
高遠風此時最不怕的就是硬拼,不用判斷,掄劍硬擋。
這其實是俞健取勝的最佳機會,因為高遠風居然防守而沒有進攻。俞健完全有能力快速變招,以刀作劍,刺中高遠風肩頸或其他部位。一糊涂成千古恨,他沒有變招,而是想直接碾壓。
當,一聲巨響。半空中的俞健倒飛。高遠風腳下的巖石粉碎。
咦?高遠風又是一愣,從劍身感受到的俞健的靈氣,居然還有信息。似乎是俞健運招時體內靈氣運行的訣竅。難怪葉老曾說他不需要技法,別人的技法就是他的技法。這是可以通過戰斗而學到對方的技法不成?
高遠風大喜,仿照得到的訣竅運功,同樣一招劈向剛剛落地的俞健。
俞健才站穩,不得不陷入防守之中。刀劍相碰,又是一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