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隊伍,因為高遠風的心情不佳而有些抑郁。這件事上,祥媽都沒法勸解。唯一有資格說話的皇甫纓,卻沒那個心情。
此后一路,倒是沒人敢攔道,而且還有不少人投奔。曾經皇甫纓的親信手下,不少人脫了周軍軍服,勸都勸不回去,默默地跟在車隊后面。高遠風在常山鬧得那么大,事情已經掩蓋不住。大周上下,舉國震驚。不敢公開討論,但私下卻議論紛紛。有為皇甫纓不忿的,也有指責皇甫纓高遠風過份的。
部分皇甫纓曾經的鐵桿下屬,自然對周王的做法感到心涼。就這樣一路走到洛都,皇甫纓終于發現情況不對了,因為洛都張永強,居然抗旨,不依旨卸職,而是公然豎起了皇甫纓的金鳳旗。高遠風一出常山,周瞻就飛鷹傳旨,調張永強為尚書省上大夫。其用意,不言自明。
高遠風沒有對外宣布叛周,周國也沒有宣布高遠風為叛逆。雙方之間還剩最后一塊遮羞布。周瞻此舉,未免沒有試探的意味。張永強若遵旨而行,周瞻或許還會有下一步的動作,比如試探著調換高遠風的部屬將領。
張永強抗旨不遵,周瞻震怒,卻無計可施。若調集大軍攻打張
(本章未完,請翻頁)
永強,那是自毀江山,逼高遠風造反。好在張永強雖然豎起了金鳳旗,卻也沒有公然宣布叛周。
張永強不是不想叛周,是等皇甫纓拿主意。誰知馬屁拍到了馬蹄上,皇甫纓大怒,“混賬,誰讓你豎金鳳旗的?”
前來迎接的張永強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是看您老豎起了金鳳旗。”
皇甫纓抬頭看了看自己車頂的金鳳旗,怒氣一下就泄了,人顯得萎靡無力,煩躁地對高成說:“撤了,撤了。”無論如何,她也不想看到周國因她而分崩離析。
洛都城上,重新豎起大周軍旗,讓很多人松了一口氣。不過讓周瞻緊張的是,大周軍旗旁邊,不再是大周征北軍的旗幟,而是換成了猛虎嘯天旗。
張永強堅持要投奔高遠風麾下,因為高遠風是皇甫纓的親孫子,也就是皇甫纓的唯一繼承人。理由是周瞻已經免去了他征北軍統領之職,而洛都郡守的職務,還在周飛燕身上。
皇甫纓苦惱了,不止是張永強,其他堅持跟著她的許多人都一樣,家人還在周境。高遠風靈機一動,“奶奶,讓周王送過來,我們再還他洛都。”
“這不行!”高成激動地反對。
皇甫纓眼一瞪,“你想干什么?”
高成囁囁,怎么都不敢說出高遠風的真實身份。
高遠風笑著拍了拍高成的肩膀,“爺爺,從今天起,你退養,不許再參與公事了。唯一的任務,就是陪好奶奶。有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當馬牛。你們當馬牛的時間已經太長,真的夠了,足夠了。二老操勞了一輩子,歇歇吧。”
然后對長相普通卻一臉堅毅的張永強說:“張將軍,按我說的,給周王上書。還有,你的下屬,征求他們的意見,必須是自愿。我不會強求任何人,你也不準為難任何人。我想,更多的人還是不愿家人背井離鄉的。
你就在這里等待,接到你們的親人后,就去······,爺爺,我們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