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孫炳亮侃侃而談,“祥媽,諸位閣老。你們看,海州就像一個不規則的大葫蘆,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在這個葫蘆蒂處。地形局狹,三邊都是江陰帝國,北邊是潛江,嚴重受制于人。若不是早就攻占了寧江,這次昝家只要封鎖糧道,我天龍國就無糧可食。不需要一兵一卒,我國就會崩潰。
僅僅有了江寧顯然不夠,因為我們所需的鋼材等大量戰略物資,都來自潛江水運。梧州贊和已經實施鎖江之策,不讓戰略物資流入我國,以此限制我過鐵甲戰船和槍械的高速發展。東州那邊,道家同樣予以限制,提出極為無禮的要求,要求我們用‘仙器’去交換。誰都不敢保證,他們下一步會不會限制唐國糧船的運輸。
所以,我們必須攻取梧州。
拿下梧州,向西則連通了黎州的百草園地界,向北是中州的慶國、桐國,無論是商道還是糧道,都將不在受制于人。
至于勝負,我在議案中已經有了詳細的分析。若是沈家沒有幫我們運來侍書侍劍的驚風衛,我還不敢提出如此大規模的作戰方案,既然有了這支萬人精兵,又有充足的槍械,拿下梧州不費吹灰之力。
一旦拿下梧州,帶兵多將廣之后,西可取黎州,南可攻江陰,北可上中州,有足夠的騰挪輾轉空間,我青龍國將正式進入強國之列,為將來問鼎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否則,永遠只是一個受制于人的小諸侯國。”
祥媽猶豫道:“蕭書冷劍一直跟在王爺身邊做書童,并未帶兵打過仗,讓他們攻略梧州,妥當嗎?”
孫炳亮道:“當然不會讓侍書侍劍做主將。微臣舉薦大將軍高虎為主將,水軍統領呂奉為輔,冷劍將軍為先鋒。
再由宮遠將軍鎮守寧江,云戰將軍鎮守青南,蕭書將軍鎮守青龍城,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祥媽想了一下,“我對戰事毫無經驗。請各位閣老投票吧,我贊成多數意見。”
一眾閣老被孫炳亮的問鼎天下說得熱血沸騰,豈有不贊成之理。于是,到目前為止,僅有不到三萬大軍的天龍國,面積不到方圓千里的天龍國,突然向西發動了一場驚世大戰,意欲以蛇吞象,吞并江陰帝國方圓數千里的大州,梧州。
不能怪孫炳亮突發如此雄心,是因為天龍國的軍隊實在是太精銳。別家軍隊,只有高階將領才是靈士,而在天龍國,靈士在軍隊里的占比,幾乎達到了十比一,也就是說,兩萬多的大軍,靈士就有兩千多人。
更為恐怖的是,真氣共振和靈氣共振普擊全軍,使得天龍國大軍的任何一支小隊都足以以一敵十。再就是超越時代的‘仙器’的廣泛應用,使得天龍軍所向無敵。
庭閣商議結束,群臣紛紛走出庭閣大樓,去運轉天龍國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
“咯咯咯咯,”清脆的笑聲傳來,有幾匹快馬從廷議閣門前一沖而過。
這條大街,南邊靠山一溜,全是天龍國各大官府部門,以及各國駐青龍城的使節駐地。北邊靠城那溜,則全是天龍國各大高官的府邸。在這條大街上敢縱馬馳騁的,唯有一人,那就明鳳。
明鳳身邊跟著幾個護衛,還有一個英俊的青年。幾騎自東向西,如勁風掠過,快意的笑聲回蕩長街。
剛走出廷議閣的明爺爺大怒,正要喝止,可明鳳等人的馬速太快,不等明爺爺的喊聲出口,已然遠去。
其余群臣則無動于衷,或搖頭嘆氣。明鳳的身份不一樣,別說城衛、衙役,就是高官都不好指責。
孫炳亮看著遠去的明鳳,眼里悄然閃過一絲神秘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