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走孫彬亮之后,云風決定以后不會在跟詭谷教有過于密切的聯系。當初同意接受孫彬亮,是為了破解天龍國剛成立是的危局。現在,云風已經不需要了。詭谷弟子,確實一個個胸有韜略,智謀過人,但他們更喜歡將天下攪成一團亂局,
云風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如此好斗。不是武斗,而是比拼陰謀詭計。斗無可斗,天下太平,詭谷教也就煙消云散了。所以,詭谷教跟云風絕對不是一路人。云風更喜歡的是慶州梧州雁州這種比拼方式,這就是云風愿意跟儒家接近的原因,儒家的教義,更多是治世而不是亂世。
可惜綁架柏嬈陽歡的所謂‘千機閣’的人手,被歷言在情緒不穩時,順手一起擊殺了,不然云風會不顧禁忌強行搜魂,也要搞清楚戴孝書的到底想干什么。
云風心想,但愿儒家沒有徹底站到自己的對立面,不然凝集東洲合力之路,會艱難許多。九大仙教,云風接受了雪蓮教,那是因為整個世界上,女性占了半數人口。解放了女性,東洲的戰力、智慧和生產力,上升即使沒有一倍,也至少提高一半。
其他八教,云風也就看重儒家和墨家。儒家代表著治世能臣,墨家代表著科技的發展,最多再接受五大世家,代表著商業興盛。部分接受法教,維持社會秩序。至于其他各教,道佛可有可無,在道德建設上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反作用。巫教和詭谷教都不可取。天圣教秉持的一直強盜理念,跟東部各教宣揚的與人為善格格不入。
孫彬亮建議在大集會之前,跟各教首腦分別會商,這當然是有必要的。云風這一路在腦子里反復思考的,就是如何分化各教的聯盟。
儒墨和五大世家,應該是有共同語言。法教嘛,也不是不可以適當妥協。道家,自己已經可以只手遮天,只是張道凌還不知道罷了,不足為慮。巫教太雜亂無章,典籍不成系統。為了神秘感,故意樹立一些稀奇古怪的信仰以愚民,這不適合科技的推廣,云風不準備給他們機會。
為難的就是佛家,天圣教和詭谷教。
佛家的殺性似乎不大,可以試試給他們道家一樣的待遇,遵奉為國教。有些時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暫且不取消他們所謂出家人的特殊地位。
天圣教,有了,不是喜歡搶劫嗎?盡量向他們展現一些外星空弱小的種族被搶的場景,鼓動他們去浩瀚星空里搶去嘛。不過這樣就必須給他們提供高科技產品,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控制,反過來傷害東洲。
到底怎么做,還需要認真琢磨。不過思路有了。
詭谷教就真的難辦了,讓他們去算計外星人?長相迥異,這個似乎不太現實。
又回到了原點,詭谷教到底想干什么呢?孫彬亮并不像撒謊,詭谷教并沒有稱雄天下的霸氣。可他們又喜歡以天下為棋局,卻不貪戀霸權,想不通。要是爭奪各國帝位,那還有點說法。
“嗯?”想到這里,云風突然一驚,詭谷弟子爭雄,未必全是擔當輔臣,說不定也有自任帝皇的,比如愈非。
車駕內的地魂分身在想,天京城里的天魂分身也在想。以云風歷言如今的隱身功法,他們出入天京,至圣都未必發現得了。找了個安靜的小院,安置了柏嬈陽歡,不許她們露面,云風和歷言則四下尋摸,試圖找出九教算計他的陷阱來。找來找去,倒是感知到各教弟子不斷聯系,卻始終沒發現可能的敵人如何算計他。
幾天之后,云風的皇駕抵達百里長亭。百里長亭不是說亭廊長有一百里,是此處驛站離天京城有一百里。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未到,就見前面旌旗如林,軍兵如潮。如此大軍,此時自然不是征戰,而是迎接云風。
耀陽太尉,定王柏朗,率大軍迎出一百里,不可謂不隆重。
云風的車駕一接近,以柏朗為首,耀陽高官重將整齊地躬身勢力,“拜見天元大帝陛下。”畢竟不是耀陽大帝,所以不需要行跪禮。又因為云風是戴孝書的關門弟子,極有可能接手中州,所以耀陽權貴不敢不尊。
云風法力入海,漫天而出,將所有行禮的高官貴族全都托起,不使他們禮畢,這是身為客人對他們的尊重。“諸位客氣了。朕感謝諸位遠道來迎。這風吹日曬的,若是一一敘話,大家都遭罪。何況有不少老前輩已經年邁,不利久站。我們進城之后再把酒言歡如何?就不在路上耽誤時間了。”
眾人又一起躬身,感謝天元陛下顧念老臣。請云風先行,然后眾人都登上自己的馬車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