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只是想要在動畫事業上有所成就。
可以說,劉炳新這個人,他重視名,要比重視利更多一些,就連徐征加入,要稀釋他和孟慶國兩人的股份,還是他親自做孟慶國的工作的。
在他看來,動畫行業需要的是沉淀,最忌諱急功近利。
但是,他并不知道,姜易的心里,有著一個世界的沉淀,現在,他們都是姜易的手,姜易只是借著他們的手將那個世界展現出來而已。
既然他不知道這些,那自然就會對姜易的計劃表達不一樣的意見。
所以,在啟元公司成立之后,他獨自找到了姜易開始陳述自己的觀點:
“姜總,我知道您在童話方面是一個天才,但是從故事到影像的轉變是需要大量的精雕細琢的,
不然的話,好的故事不能通過影像完整的表達,這對您的作品和對啟元的未來都是一個打擊!”
劉炳新盡量讓自己的意思委婉,但是姜易還是聽出來他的言外之意,這就是在說自己“急功近利”!
對此,姜易也是早有準備,他給劉炳新遞了一瓶水,然后就開始做出自己的解釋:
“劉老師,您作為公司的藝術總監,也得做好準備從一線退下來,嚴格把控質量關,制定詳細的作品審核章程。
我雖然想要讓那些故事變成更有價值的東西,但是,也不會犧牲故事本身。
關于每一個故事的角色原圖,我都會給出樣稿,讓那些畫師和特效制作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和改進。
作為最了解自己筆下人物狀態的人,我相信,我能夠打牢這個基礎!”
姜易的話讓劉炳新倍感震驚,若是按照這樣的說法,那就等于姜易一個人撐起了公司的基礎。
這可不僅僅是投錢那么簡單,比如即將在暑期完成的功夫熊貓。
這里面的人物,就有姜易給出的很多原畫稿。
也正是因為那些原畫稿,整個項目才少去了角色定型的繁瑣準備,直接進入了主題,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卓著的成效!
“要真的都是這樣操作的話,那我們啟元確實可以走這條急功近利的路!”
劉炳新非常佩服姜易,在他筆下的那些角色,幾乎完全貼合故事描述。
每當看到那些原畫稿,他都會生出一種,這個角色,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想法。
只是,在未來,啟元的工作量巨大,就算姜易只為每一個角色提供一張參考稿件,那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量!
然而,劉炳新并不知道,姜易那些原畫稿,也并非原創,只是照搬記憶里面的東西。
所以,對于姜易來說,外人考慮的比例、特點、靈感。他完全不需要考慮。
照搬,是最不需要花心思的,別人讀著故事設計出一個角色的參考原稿,可能需要一天甚至是一周,但是姜易只需要十來分鐘!
“姜總,原稿的設計需要耗費不少的心力,如果您需要的話,我也可以分擔一部分的壓力,為了啟元,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