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醫院之后,小丫頭才幽幽的醒了過來,一張口就是沙啞的聲音:
“爸爸,我好累呀,我還很餓!”
好在醫院外面就有賣牛奶面包的,姜易又馬不停蹄的跑到外面去給小丫頭買了吃喝的東西。
緊接著,醫生也開始給小丫頭做檢查,好在結果并沒有什么令人擔憂的情況發生。
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小丫頭受到了驚嚇導致的低燒,當然傷口也有炎癥,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給小丫頭打點兒點滴。
可是,這個時候,姜易和文安安兩個人就產生了一些嚴重的分歧。
文安安多少受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所以在聽完醫生的診斷和意見之后,覺得不能給小丫頭亂用一些消炎藥抗生素。
因為這樣可能會對小丫頭的身體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但是作為正常觀念的姜易卻表示,有病治病,這是不變的道理,沒有理由讓小丫頭扛著。
雖然小丫頭現在是低燒,但是保不齊到什么時候就會變成高燒。
對于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備的小丫頭來說,發燒,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兩人雖然僵持不下,卻也沒有當著小丫頭的面鬧矛盾,最后,他們還是選擇了先觀察。
姜易把對那些家長和孩子們的后續工作交給了李牧,他自己則是開車返回了老家。
姜家村所在的縣城里醫療條件更好,姜易準備到那里聽一聽醫生們的建議。
而且四位老人都在家,剛好也可以讓他們來做一個決定。
文安安也贊同姜易的觀點,于是就在回家的路上給姜老爺子和文老爺子分別打了電話。
兩老人聽到了蕊蕊生病了,二話不說就拉起老伴兒要在縣城跟姜易他們會合。
一大家子人都因為蕊蕊發燒而緊張了起來,就連白宇一家也是卷入其中,對蕊蕊各種關心。
兩個小家伙似乎也進入了一種緊張的狀態,總是會一動不動的看著姐姐,然后把他們兜里的小零食往小丫頭手里塞。
看著他們兩個可愛的小模樣,姜易和文安安也是感覺十分的欣慰。
縣城醫院里的醫生給出了十分完善的建議,說小丫頭的情況并不要緊,如果實在不放心也可以打點滴。
不過,這里的醫生卻是不建議小丫頭再用那種金創藥了,因為小孩子跟大人的耐受力不同,金創藥并不是完全無菌的藥劑。
醫生判斷,小丫頭發燒或許跟她玩水又或許跟這藥劑有關。
所以,這里的醫生又對小丫頭的傷口進行了清潔和重新包扎。姜易用兩個創可貼的辦法也被醫生給摒棄了。
傷口過大過深,用創可貼就不太合適了。
小丫頭一聽說不能用創可貼,要用白紗布包,當時就不開心了,她還拜托過媽媽通知爺爺,讓他把家里的醫藥盒拿過來呢。
在姜易的安慰下,小丫頭的情緒才稍稍的平復了下來。
最后,還是老爺子拆了醫藥盒里的卡通創可貼,小心的粘在了紗布的外面。
這樣,才算徹底平息了小丫頭那顆因為受傷生病而逐漸焦慮的心。
不過,經過幾個大人的一致討論,除了更專業的包扎之外,還是給小丫頭打了點滴。
雖然只有兩個小瓶,但是她坐在那里也足足呆了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