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附中的籃球氛圍并不算濃厚,但由于體育特長班的存在,實力在BD市名列前茅。
青訓隊找到他們,正是想在全國青年運動會來臨之前,盡可能磨合隊伍。
蕭誠從門衛那兒蒙混過關,走進師大附中校園。他有191公分的身高,在籃球場上只能打后衛,不過走在高中校園里,卻有些引人注目。
“這人是誰?我怎么沒見過?”正在午間休息的學生,看到蕭誠,不自覺發出疑問。
“不知道,可能是籃球隊的吧。”他身旁的同伴給出回答。
蕭誠沒理會周圍的議論聲,徑直走向籃球場,看是否有人在那里訓練。
師大附中沒有室內籃球場,只在操場旁邊,有一座露天漆皮籃球場。學生們趁著課間休息,正在三三兩兩的打著半場。
距離操場最遠的一片球場上,身穿整齊隊服的十幾名學生,正在演練戰術。
蕭誠穿的是運動服,走進球場,立刻引起場邊候場球員的注意。
野球場打三對三,一般會分成幾組,輪流上陣。由于一組實力過差,目前還沒怎么打過球,兩名實力不錯的學生,看到蕭誠走進球場,以為他是來打球的,與之前的隊友協商,準備將蕭誠拉進組。
蕭誠膝蓋傷已經痊愈,雖然無法打高對抗比賽,應付野球場還是很輕松。只是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委婉拒絕了邀請。
兩名學生沒拉攏到蕭誠,顯然有些沮喪,垂頭喪氣的坐回場邊長椅,接著看另外幾組的球員輪換。
蕭誠走到一片人數相對較少的球場,坐在場邊,注意觀察遠處球場上的演練。
他不清楚師大附中校隊球員的名字,只能以特點命名,以便于記憶。由于旁邊的半場在練習投籃,倒也無人打擾。
師大附中的教練是名身高馬大的人,體格勻稱,胸前掛著哨子,隨時會吹停,指正球員完成不好的動作。
“劉楠,你防守時不要猶豫,逢擋拆要換人。明白嗎?”教練的嗓門很粗,說話像是在扯著嗓子吶喊,不過為了能提升對青訓隊的勝算,還是盡心盡力。
劉楠是師大附中主力小前鋒,身高197公分,體重89公斤,體型壯碩,球風卻與體格有些出入。
他打球偏軟,防守位置感不好。正是這兩個缺點,封鎖了他進入CUBA的可能。
“李哲,你打球時要再多些變化,不要急著出手。青年隊防守能力很強,到時你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
李哲身高188公分,體重80公斤,是師大附中主力控衛。身邊人都戲稱他為小“威少”,只是他除了喜歡突破以外,其余能力并不是很強。
即便是普通演練,也可以通過運球和投籃穩定性,判斷出大致水平。
李哲和劉楠人球結合能力明顯比其他人強,速度快、彈跳好,可以被定義為球隊核心。
蕭誠注意的并不是這兩人,而是兢兢業業跑位和投籃的一名小個子。
他留著干練的短發,身高178公分,體重70公斤。除了跑位以外,鮮少運球來看,基本功十分扎實。
蕭誠不知道這三名球員的名字,按照特點,分別記下了他們的特征和球風。回去以后,可以根據以前的球探報告,判斷每個人的資料。
這次匆忙出任務,讓蕭誠深刻意識到充分準備的重要,不然就會像此刻這樣,連資料都沒辦法整理。
李哲按照戰術運球,看到劉琦跑出空位,不看人傳球,背傳給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