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印刷術出現在唐朝,名叫“雕版印刷術”。
工匠們在石板上用脂肪性墨水寫字畫圖,然后涂酸性液體,把沒有墨水的地方腐蝕一遍。腐蝕過的地方不沾油墨,石板就可以直接拿來印刷;
北宋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制成**字,極大的增進了印刷效率;
清朝末年,金屬越來越便宜,合金技術越來越強,鉛印最終取代石印。
鉛印要排版,把一個個鉛活字挑出來,在排版框里緊密排列、反復校對行成鉛字底板。
鉛字底板可以直接印了,但是為了避免磨損鉛字,一般不會直接印刷,而是壓在塑性很強的特種紙板上做成紙型。
需要印刷的時候,用紙型做模具,把融化的鉛澆筑在上面,行成最終印刷的鉛板,刷上油墨就可以印刷成品。
僅需十幾天,印刷的小冊子就能上市。
可以說印刷術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
肖恩了解活字印刷的工藝,但卻不知道“鉛”和“膠泥”是如何獲得的。
沒辦法,只能叫來石匠用石頭雕字。
但肖恩也不甘心使用最原始的“雕版印刷術”,因為這個世界的文字類似于板鴨文只有29個字母,活字印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思前想后,肖恩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用雕版,而是直接把石頭雕刻成“石活字”。
石頭質地脆弱易磨損,原本不能用來制作活字。
但肖恩可以讓附魔師通過附魔等手法增加“石活字”的堅硬程度,從而讓“石活字”具備“鉛活字”的質地和強度。
這樣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
奧卡姆叫來了兩名石匠。
兩名石匠身上還穿著建筑工人的制服,帶著安全頭盔。
看到肖恩后就戰戰兢兢地向肖恩行禮:“領主大人!”
奧卡姆也對肖恩笑道:“大人,他們兩位是河灘鎮的老牌石匠,鎮口的那塊石碑就是他們負責改造的。”
“原來是你們!”
肖恩也不墨跡,直入正題,給兩位石匠講述了自己關于“石活字”的思路,在話的結尾還補充道:
“我需要的‘石活字’盡量越小越好,這樣書本才能承載足夠多的的內容,兩位可以做到嗎?”
兩位石匠互相看了一眼,其中的一位年長者上前一步,回答道:
“大人,反向刻字我們完全能做到,因為我們以前做過印章。至于您說的小字體和拼接活字,我們只能在制作中慢慢積攢經驗。”
“很好!”肖恩點了點頭:“你們的薪水是多少?”
年長的石匠遲疑了一下,老實回答道:“十金幣一個月,因為我們有成熟的石匠經驗,做的工作更有技術含量,所以工資比普通工人高的多。”
肖恩點了點頭,許諾道:“你們制作活字的這段時間,工資增加50%,如果你們做的好了,工資翻倍!”
“多謝領主大人!”
兩位石匠激動萬分,直接朝肖恩單膝下跪。
“起來吧。”肖恩笑道。
之后,肖恩詳細地描述了自己所需“石活字”的各種細節,然后放石匠們回去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