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時刻,呂凱挺身而出!
那些逃難到此的建寧郡家族,沒有了立足之地,只有背水一戰!
呂凱以身作則,與那些世家達成一致,呂家將與他們一起,帶領私軍出城堅守幾個緊要關隘,阻止雍闿的叛軍進入永昌郡。
而永昌郡的其他世家大族,只需要協助太守王伉守住郡城,并為守關隘的軍隊提供糧草軍需即可。
能夠保住家族的武裝力量,只是損失一些軍需糧草,這些世家大族還是能夠接受的,他們很快達成一致,同意了呂凱的方案。
因為呂凱很早之前就作好了防守方略,也作了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他很快安排好了各路關隘的防守事宜。
然后,呂凱親自書寫了一封《答雍闿檄》,派人送給雍闿,并在軍中宣讀,提高士氣。
信中,呂凱引經據典,對雍闿連捧帶損,把自己的軍隊定義為正義的一方,反過來勸雍闿道:“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呂凱牢牢占據了道德的至高點,在輿論戰中取得了上風,軍隊士氣如虹,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叛軍的進攻。
……
……
諸葛亮把趙云調往陽平關,馬謖就任丞相府參軍,他的壓力可不小。
這次諸葛亮領軍出征,參軍這一職務,己經有了蔣琬,一路處理軍務。
而馬謖的丞相府參軍,卻是一個職位,在這次出征中具體擔任做什么職務,還要看主帥諸葛亮的安排。
顯然,諸葛亮對馬謖的軍事才能還是相當肯定的,他是要馬謖接替趙云的先鋒職務!
諸葛亮用著趙云順手,除了他的統兵能力強和武功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執行力強,他每次都能把諸葛亮交待的事情辦得穩穩妥妥。
而馬謖明顯是長于軍略,武功雖然也算不錯,但與趙云相比絕對不是一個檔次。
用馬謖替代趙云為前鋒大將,最大的短板就是他在軍中的威望不夠,而且和手下將士不熟悉。
這是典型的“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等于是臨陣換將,實為兵家大忌!
諸葛亮熟讀兵書,深通兵法,可以說用兵如神,是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顯然,諸葛亮是想壓榨出馬謖的全部家底。
對諸葛亮的用意,馬謖心知肚明,他在與諸葛亮作出“君子協定”以后,就派人前往越巂郡,對馬家私軍作了妥善安排。
因為收容了荊南敗軍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四人的數千兵馬,再加上沙家的私軍,一共有上萬人馬。
后來馬謖派出賀云、方山、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帶領六千兵馬打入孟獲內部。
留下龔力、田石保護沙、馬兩大家族,他們統領的精銳軍隊已經不足五千,而馬謖能調用的軍隊不足二千。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馬謖別傳更新,第660章假戲真做(3)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