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這些人徹底死心,劉備將劉璋安置到南郡的公安縣,把劉璋的家產及振威將軍的印章和綬帶,都還給了劉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劉璋落入孫權之手。bipai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以后,孫權任命劉璋為益州牧,駐扎在秭歸縣(今湖北宜昌),作為陸遜攻取西川的合法依據。
不久,劉璋病逝,孫權讓劉闡繼承了劉璋的職務。
有了劉闡這個正主兒出面,孫權接收雍闿和建寧郡,道理上也是說得過去的。
問題是建寧郡與孫權的地盤并不接壤,東面隔著云南郡,南面隔著永昌郡。
永昌郡由王伉和呂凱駐守,而云南則是蠻王孟獲的地盤。
孟獲造反,是要擴大地盤,獲取更多的利益。
他可沒有投靠孫權,反倒和魏國來往密切,上次配合曹丕五路進攻蜀漢,接受了曹丕的封賞。
這次孟獲反叛,雖然是雍闿挑起的,但孟獲也派人通知了魏國。
曹丕求之不得,他想讓孟獲拖住諸葛亮,以免影響他再次攻打孫權,并派使者帶來了封賞。
孟獲的軍事實力遠強于雍闿,他們又是盟友,雍闿那點兵力,就算他偷襲擊敗孟獲,也無法占據云南聯通交趾。
無論是云南還是永昌,孫權都不能出兵攻打,他也不想破壞剛恢復不久,本來就脆弱的聯盟關系。
相比云南郡,孫權更希望得到永昌郡。
雖然兩個郡的陸路都是崎嶇難行,但永昌郡與交趾郡有海路相通,水軍可是江東的強項。
所以,孫權把擴張地盤的希望,都放永昌郡。
這也是孫權在雍闿第一次投靠,就任命他為永昌太守的原因。
雍闿決定投靠孫權,自然就要聽孫權的安排。
他早就得到了諸葛亮大軍前來平叛的消息,雍闿不可能再履行反戈一擊約定,他對諸葛亮的大軍置之不理。
他也不在乎建寧的安危,不但沒有派軍隊回防建寧,也不同意高定和朱褒的軍隊撤回去,三個人出現了一些分歧。
雍闿加大了對永昌的攻擊,想要在諸葛亮大軍到來之前,把永昌郡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然后投靠孫權。
有了劉闡這個擋箭牌,諸葛亮如果不想和孫權開戰,只有忍痛放棄永昌郡。
至于建寧郡,孫權既然放回了張裔,就不能再染指了。
雍闿攻打永昌數月,但因為呂凱準備充分,牢牢守住了關隘。
雍闿知道是呂凱在指揮守軍作戰以后,又多次拿出大量錢財,并以孫權的名義封官許愿,多次引誘呂凱投降,但呂凱不為所動。
呂凱也收到了諸葛亮大軍已出征的消息,眼看勝利在望,軍隊士氣高漲。
雖然兵力數量不如雍闿,但呂凱命令軍隊堅守不出,雍闿無計可施。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馬謖別傳更新,第663章假戲真做(6)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