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諸葛亮接到張嶷的戰報之前,馬謖已經先一步得到龔德緒陣亡的密報。
馬謖認為,龔德緒陣亡以后,收復邛都城的重任,應該會落到自己肩上。
因為馬謖的家族遷到越巂郡數年,已經扎下了根基,與當地的世家大族相處不錯。
不久之后,諸葛亮召集眾將議事,并沒有安排將領和軍隊前往邛都城,而是傳令張嶷暫代主將,領兵威壓邛都城,特別強調不要攻打城池。
諸葛亮雖然痛惜龔德緒的陣亡,但他的戰術安排就是圍點打援,消滅高定主力才是重點。
高定的前部近萬人,馬上要進入伏擊圈,諸葛亮現在只有二萬余人,不可能再分兵前去攻打邛都城。
諸葛亮這次南征的軍隊總共只有五萬,但他帶來的將領可不少,大部分是名聲不顯但能力十分出眾的年輕將領。
諸葛亮帳下統兵的將領有蔣琬、楊儀、向寵、馬謖、馬岱、王平、廖淳、閻芝、董厥、樊建等十人。
龔德緒部下統兵將領有張嶷、張休、李盛、龐延、關索等五人。
馬忠所部統兵將領有張翼、劉郃、陰化、劉邕、白壽五人。
李恢部下將領有李遺、陽群、馬玉、丁立、鄧銅五人。
顯然,諸葛亮這次南征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平定叛亂,除了練兵,他還抱有考察將領的心思。
這次進攻牂牁郡的馬忠和張翼表現得可圈可點,被諸葛亮納入重點培養的范圍。
連帶劉郃、陰化、劉邕、白壽四人,也成了諸葛亮重點考察的對象。
龔德緒已死,關索和張嶷的表現也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是否納入培養,還要進一步考察。
有了二場勝利打底,諸葛亮至少不會追究他們失?主將之罪。
李恢的大軍雖然還沒有捷報傳來,但諸葛亮收到了雍闿已經死在高定手下的消息,李恢收復建寧郡應該沒有太大的阻礙。
諸葛亮對馬上要展開的伏擊戰非常重視,為了訓練軍隊的實戰能力,諸葛亮的中軍大帳只留下二千兵馬備用,手下十員將領全部出戰。
這次諸葛亮擺下的是十面埋伏陣。
這個十面埋伏陣,至少需要十路軍馬,在敵軍進入陣中以后,借助于山間、谷地等特殊地形,分別執行誘敵、弓弩射殺、陷阱、磙石、擂木,正面阻擊等指定的任務,把敵軍驅趕進入指定的場景,使其身心疲憊,在其最脆弱之時給予致命一擊。
十面埋伏陣法無固定模式,隨時隨地,因地、因人、因天設置,諸葛亮的十面埋伏陣旨在練兵,當然無法與當年韓信與項羽決戰的大場面相提并論。
這十支軍隊,一直處于運動中,在驅趕敵軍的同時,經常互換位置,但任務不改變。
這次馬謖領二千私兵參加十面埋伏陣可不是練兵,而是正面阻擊,這可是傷亡最大的任務。
正面阻擊的作用有三個,一是接應誘敵的軍隊;二是用軍陣絕對的攻擊力,短時間內殺死殺傷大量的敵人,打垮敵軍的信心;三是把敵人逼到預定的道路上去。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馬謖別傳更新,第671章七擒孟獲(8)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