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索與李求承的第二次交鋒。
但風水輪流轉,上次的埋伏者,變成了被埋伏者,而且雙方兵力對比也發生了改變,可以說是各有所憑、勢均力敵。
這次交戰的最后結果,決定著雙方主將的勝負高下。
戰斗開始以后,雙方主將并沒有上陣。
但雙方士卒的傷亡慘重,短短一個時辰,參加戰斗的士卒幾乎人人掛彩,但自始至終,都是李求承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
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李求承的勝算更大一些。
要是擱以前,關索與部下的磨合不夠,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度,部隊早就潰敗了。
但經過上次在劣勢下與李求承的交鋒,取得了以弱勝強的戰績,給了他們取勝的信心。
關索指揮部下結成陣勢,占據有力地形,牢牢守住了咽喉要道,李求承部下的輪番沖擊,都被擋了回去。
二個時辰后,天氣漸晚,李求承的部下失去了銳氣,體力消耗嚴重,漸漸攻不動了。
而關索軍也好不到哪里去,雙方各自收兵,就地拿出干糧食用,補充體力。
相對于關索的穩若泰山,兵力還占優勢的李求承,則心急如焚!
他可不敢再等下去了,他害怕攻城的張嶷和馬謖發現他逃跑以后追了上來,前后夾擊,他將死無葬身之地。
其實,馬謖要賣高家一個面子,給李求承一條生路,并沒安排軍隊追殺李求承。
要是知道馬謖并沒有派兵前來追趕,李求承不急于突圍而去,此戰也許就是另一個結果了。
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李求承決定采用斷尾求生之計。
在士卒用完飯以后,稍稍休息了一會,李求承親自出面,簡單動員了幾句,發出了全軍沖鋒,分散突圍的命令。
這次不再是士卒在前面開路,而是李求承一馬當先,與手下的將領以及心腹衛士組成了一個箭頭,向山口沖殺而去。
這一小隊人馬,不過一百余人,但個個武功高強,人人都能以一當十。
關索軍隊雖然也在休息,但一直不敢大意。
哨兵發現李求承軍隊的異動以后,關索馬上指揮軍隊組成了厚實的軍陣,擋住了山口的出路。
但李求承的箭頭還是以強悍的戰斗力,沖破了關索的軍陣,后面的士卒蜂擁而上,關索的軍隊被沖亂,在局部失去了軍陣的優勢。
雖然關索也及時率領幾個小將前去攔截,但擋不住李求承等人的瘋狂沖擊,只堅持了數十招就人人帶傷,只得暫避其鋒,放開了路口。
李求承等百余人呼嘯而過,奪路而去。biqupai.
而他后面的士卒就沒那么幸運了,也沒有那么高的戰力。加上沒有了將領的指揮,一千多士卒很快就亂了陣腳,成了一盤散沙。
而關索的部下士氣高漲,如砍瓜切菜般地收割著敵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