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呂凱的事情,諸葛亮也沒有閑著,他要在木鹿大王、兀突骨的援兵到達之前,徹底擊敗孟獲的五萬大軍。
因為孟獲不但兵力占優,而且是據險而守,強攻肯定是行不通的。
擊敗孟獲,在諸葛亮看來并非難事,他把馬謖叫過來一起定計。
諸葛亮心情大好之下,他并沒有直接向馬謖問計,而是興致勃勃地玩起了“英雄所見略同”游戲。
諸葛亮第一次玩這個游戲,還是當年赤壁之戰中,與周瑜商定“火攻”破曹之策之時。
當年諸葛亮和周瑜玩這個游戲,有互相考較、爭強斗勝的成份在內。
這次諸葛亮主動提出和馬謖玩這個游戲,既是對馬謖的考核,也是對馬謖能力的一種肯定。
既然是“英雄所見略同”游戲,在諸葛亮眼中,馬謖自然也勉強夠得上“英雄”的稱謂了。
諸葛亮問出如何擊敗孟獲的問題以后,就開口說道:
“幼常定計以后先不要說,我們各自寫于手心內,看相同還是不相同,然后澤善而用之。”
馬謖自無異議,接過諸葛亮遞過來的筆硯,先在自己手心暗自寫了二個字,再將筆遞還給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毛筆,先寫了一個“糧”字,頓了一下,因為他看出馬謖寫的是二個字,又添了一個“草”字。
寫完以后,他們兩個各自握拳,然后把收伸向對方,亮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皆大笑。
原來,馬謖掌中之字,是“糧草”二字;而諸葛亮掌中,也是“糧草”二字。
諸葛亮說道:“我定下斷糧之計,但恐孟獲糧草之地防守嚴密,難以成功,或反被算計。既然你我兩人所見相同,我就更加堅定了用斷糧之計,幼常你回去仔細謀劃,明天我們就出兵,到了孟獲駐守之地,再依計行事。”
馬謖主張用斷糧之計,是因為除了強攻孟獲大營,也只有斷糧之計可把孟獲拉出來決戰。
用別的計策,也許可以勝得更加輕松,但時間不等人,等木鹿大王的象兵和兀突骨的藤甲兵到達以后,平生很多變故!唯有各個擊破,方唯上策。
馬謖的斷糧之計,并沒有想著真的硬攻孟獲的糧草大營,他只是想把孟獲的主力拉出來打。
他有賀云和方山在孟獲軍中做內應,孟獲軍隊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他的眼睛,這種知己知彼的戰爭,馬謖要是再打不好,那他就沒有必要再領軍作戰了。新筆趣閣
就算孟獲得鐘毓的計策相助,鐵了心要固守待援,馬謖也是可以輕松打破僵局。
因為鎮守糧草大營的五千人馬,是鐘岳、楊魁、傅山、張壯四人的本部人馬。
鐘岳等四人,雖然已經決定回歸家族,但并不是真的是投靠了孟獲,他們決不會為了孟獲的糧草和蜀軍死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