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派出熟悉地形的呂凱尋找屯兵之地。
呂凱按照“平蠻指掌禿”的記載,在離瀘水十多里的一個山谷之中,找到了一個陰涼避暑的好地方,呂凱分立了四個營寨,互相呼應。
看來,諸葛亮要把這里當做南征的大本營了。
諸葛亮派王平、張嶷、楊儀、馬謖各守一寨,大營內外皆搭草棚,遮蓋馬匹,供將士乘涼,以避暑氣。
參軍蔣琬,受諸葛亮委托巡視呂凱搭建的營寨,向諸葛亮匯報道:
“我認為呂凱所造營寨不太好,雖然將士們很方便,防衛也很恰當,但剛好犯了昔日先帝敗于東吳時的地勢,倘若蠻兵偷渡瀘水,前來劫寨,采用火攻之計,則如何解救?”
諸葛亮派呂凱出來造建營寨之前,他和馬謖商量了半宿,考慮到了各種情況,豈能再犯當年劉備同樣的錯誤!
諸葛亮并沒有多做解釋,只是笑著對蔣琬道:
“公琰,不要多疑,我自有安排。”
蔣琬、楊儀、閻芝、董厥等,都有些迷惑不解,但也沒有多言。
張嶷、王平、張休、李盛等,都只想著如何破敵,根本不關心這些事情。
其實,這樣做主要是馬謖的意見,馬謖和諸葛亮認為,孟獲非陸遜,他過江偷襲的可能性很,再就是在情報收集上,蜀軍做了大量工作。
諸葛亮先后放走了上萬孟獲軍隊的俘虜,料到孟獲必然還會召集這些敗兵,他和馬謖不可能不往里摻沙子。
馬謖和諸葛亮,都安排了專門的人員從俘虜中挑選了一些蠻族的俘虜,用各種他們難以拒絕的好處,招攬他們充當蜀軍的情報人員。
所以,那些被孟獲召回軍中的士卒,有不少人被諸葛亮或者馬謖策反,現在在孟獲的軍隊中,充斥著大量的密探,孟獲軍隊的一舉一動,都躲不過諸葛亮和馬謖密探的監視。
諸葛亮甚至希望孟獲領軍來偷營,他設下埋伏,就可以輕松擒獲孟獲。
軍隊安頓下來了已經數日,諸葛亮還是沒有動靜。
張嶷、王平等將領立功心切,紛紛前來請戰,但諸葛亮卻氣炎熱,讓大家先行休整,等防暑藥品到達了以后,再商議如何渡江。
防暑藥品遲遲沒有到,是有原因的。
對軍隊所需解暑藥品,諸葛亮非常重視。
他也是熟讀《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在南征之前,他召集成都的名醫宿老,一起根據南中的氣候特點,擬定了一個防暑、防疫的處方,命名為行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