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下令,衛士解開孟獲的捆綁,諸葛亮也不多說,仍然給他送上來酒菜,親自陪孟獲喝酒閑聊,套取蠻族情報。
孟獲被部下獻給諸葛亮,沒有喝酒的心情,草草吃完以后,就向諸葛亮辭行。
諸葛亮讓心腹衛士送孟獲到瀘水北岸,剛好有船把他送回南岸。
孟獲悄悄回到本寨,董荼那、阿會喃及其他酋長都不知道,他滿肚子的火氣,迫切想要殺人立威。
他這次被一眾部下抓起來送給諸葛亮,顏面全無,威信受到了嚴重損害,這口氣,孟獲作為蠻王,無論如何是咽不下去的!
但這次反叛他的人太多了,他們手下的兵馬超過了孟獲,他也不可能、也沒有這個能力把他們全部都殺了。
他在諸葛亮的大營,就已經想好了殺人立威對象,那就是他一直懷疑與諸葛亮有勾連的董荼那和阿會喃。
孟獲處心積慮要殺了董荼那、阿會喃,當然不僅是泄憤那么簡單,吞并他們手中的軍隊才是他的目的。
他先伏刀斧手于帳下,再派一個平常很少露面的心腹到董荼那、阿會喃營寨中,說是諸葛亮有信使到了,讓他們前來相見。
兩人不知道孟獲已經返回,讓他們前往孟獲的大帳,也是有疑心的,他們已經徹底得罪孟獲,對諸葛亮的傳喚不敢拒絕。
想著孟獲還被囚禁在諸葛亮的大營,就算諸葛亮又一次放了孟獲,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孟獲殺害他們,認為多半是諸葛亮又要安排他們做什么事。
就是他們這點自信,斷送了兩人性命。
孟獲的心腹把兩人帶到中軍帳中,兩面刀斧手盡出,兩人措手不及,被亂刀砍死。
諸葛亮知道,以孟獲的性格,找董荼那、阿會喃算賬是肯定的,多半會要了兩人性命。
諸葛亮已經料定,曾經把馬謖過來商量,要不要挽救這兩人的性命,接下來又如何安排這兩人。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兩人都是大部落酋長的繼承人,一個處理不當,會影響攻心之計的效果,這也是諸葛亮不愿意發生的。
諸葛亮用董荼那、阿會喃兩人做內應,兩人并沒有暴露,但從感情上講,諸葛亮不想過河拆橋,他還是想救二人性命,這才找馬謖商量。
馬謖沉思了片刻,首先問道:
“丞相用他們當內應,有沒有給他們送過信件之類的東西?”
諸葛亮想了想,回答道:“我知道做內應的人,手中是不能留下半點證據的,從沒有給過他們信件,每次都是我派出心腹小校找到他,口頭傳達我的安排,最后一次是馬岱親自傳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