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被一大批手下背叛的經歷,孟獲對手下那些酋長,很難再完全信任了,這個詐降之計一旦泄露,就無計可施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讓賀云、方山領人實行此計,但想起馬岱從峽山口提前撤走的事情,他怎覺得有人提前透露了他要圍剿的消息,而且他們軍隊的主體是阿會喃、董荼那的舊部,他們的軍隊也不那么可靠了。
他對賀云和方山還是放心的,畢竟他們兩個沒有參與叛亂,而且自己剛剛對他們進行了提拔重用,他們背叛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他們剛剛接手董荼那、阿會喃的軍隊,控制力較差,人多嘴雜。
思前想后,除了他的親弟弟孟優,他還真挑不出別的人勝任實施此計。
孟獲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他馬上派人把孟優召來,與他商議道:
“三弟,我雖然又一次被諸葛亮活捉,但諸葛亮營寨的虛實,被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可按照我的安排,前去諸葛亮的大營詐降。”
對背叛自己的哥哥,不管真假,孟優從心里非常抗拒,他猶豫著對孟獲說道:
“二哥,前幾天你手下的大部分酋長剛剛背叛你,并把你生擒活捉交給了諸葛丞相,這才過了幾天,你的親弟弟又背叛了你,拿走你的金銀財寶獻給諸葛丞相,你覺得諸葛亮及他手下將軍,會相信嗎?”
孟獲當然知道,諸葛亮能夠察覺他的詐降之計,但他不相信諸葛亮能夠料到他的后續手段。
孟獲費盡心思,算好時間,他讓孟優午后動身,黃昏時候剛好進了諸葛亮的大營,那正是晚餐的時間,諸葛亮肯定要設宴款待孟獲他們,并親自作陪。
他卻在這個時間,領大軍前去偷營,吸引其他將軍注意,孟優則里應外合,就在營帳里,領著那一百余名勇士起事,到處放火,生擒活捉諸葛亮。
就算諸葛亮識破孟優的詐降之計,也就提防他們在營中作亂而已,并不會認為孟獲敢晚上敢偷營。
但孟優還是覺得此計不可行,而且對孟獲一次性拿出這么多真金包銀、奇珍異寶來給諸葛亮,感到心疼。
為了不讓諸葛亮疑心,孟獲可是下了血本,拿出了他們部落庫房差不多一半的財富,一旦計策失敗,這些東西就是白送給了諸葛亮,還不能落半個好。
孟獲作為蠻王,一向獨斷專行,他決定的事情,就是哥哥孟節也說不動他。
現在孟優喋喋不休,他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告訴孟優:“就算計策失敗,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兄弟兩個被諸葛亮生擒活捉,大不了答應歸順蜀漢!”
孟獲甚至認為,諸葛亮不想殺他們,還是會放了他們,他真沒有什么可以顧慮的。
孟優一想也是,就按照孟獲的安排,引一百余蠻族勇士,搬載金珠、銀錠、寶貝、象牙、犀角之類,裝進馬塔子。
這些東西雖然值錢,但體積并不大,才十幾個馬褡子,就裝完了。
看著馬匹上馱的東西太少,孟獲覺得這樣容易引起諸葛亮的疑心,就親自到大營的庫房里轉了一圈,又找到幾十壇犒勞軍隊的好酒,兩壇裝一個馬褡子,剛好把幾十個馬褡子裝滿。
孟優領著挑選出來的一百名蠻族勇士,中午做了幾桌子大魚大肉,讓他們飽餐一頓以后,才慢悠悠地渡過瀘水,直接往孔明大寨而去。”
一行人過了瀘水,用馬匹馱著財物,前往諸葛亮在山谷中的營地。
還沒有看到營地,前面鼓角齊鳴,一支軍馬擺開陣勢,攔住了他們的去路,為首提刀的大將,就是一刀斬殺忙牙長的馬岱。
孟家三兄弟,都是文武雙全,武功以孟獲最高,孟優最差,文才是孟節最出眾,還是孟優最差。
看著高舉大刀的馬岱,孟優心驚不已,連忙按照孟獲的安排,向馬岱說明了來意。
馬岱顯然沒有相信孟優的說辭,押解著他們,到了離大營數里的一個臨時休息的草棚等待,然后派人前去向諸葛亮報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