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孟優,領一眾蠻將拜謝而去。
到了瀘水邊,孟獲看了看身邊那一千余殘兵,心中的不安越來越重,他并沒有急于渡江,而是在江邊找了一個高地,立下營地,然后在營地中間的一顆高樹上,綁了一桿寫著孟字的紅色帥旗,在江風中咧咧作響,緊接著,營地里又傳來了三長一短的銅號聲。
孟獲不馬上渡江,并不是沒有船只,馬謖把三分之二的船只都控制在對岸南岸,北岸給孟獲留下了大約三分之一的船只,足可供他們兩千人一次渡河。
孟獲停留在河邊立下營寨,是在收攏他手下的殘兵敗將。
蠻族內部的戰爭不斷,勝敗乃常事,就算是銀坑洞、禿龍洞、八納洞這些頂尖的大部落,也沒有少吃敗仗。
戰敗以后,敗兵們為了保命,都會鉆進深山老林中躲避,有時候連自己都找不到出路,每個部落都有他們收攏敗軍的方法。
孟獲采用的是在相對安全的區域,豎起特定的“孟”字帥旗,這也是蠻族常用的方法,讓敗兵們能夠看到帥旗并識別。
孟獲是使用自己的帥旗,作為蠻王,在蠻族對外戰爭中,是蠻族士卒最高的集合令,其他部落的敗兵,也要前來集合。
孟獲在江邊空曠的高地豎起非常顯眼的帥旗,是讓敗兵看到熟悉的旗幟,就會判斷己方的集合點在哪里,從而向這里靠攏。
孟獲營中三長一短的號角聲,是他們部落軍隊約定的集合信號,主要是讓藏身樹林中分散的、視野不好的敗兵聽到聲音后,可以根據聲音的指示,前往集合地點。
不一會,就有三三兩兩的士卒回到孟獲的臨時營地,孟獲在營中整整等待了二個多時辰,但陸陸續續回營的士卒還不足兩千,全部加起來,孟獲營中的兵力也就三千多一點,而且還有一半人沒有武器裝備,這次的損失,讓孟獲的心在滴血,不由對自己的這次冒險行動有些后悔。
孟獲這次舉兵叛亂,并不完全是受了雍闿的蠱惑,他出兵時是以大水洞、黃河洞、花園洞三個部落的兵力為主,他本部落的士卒只帶了五千人馬,明顯是在消耗炮灰。
所以,戰敗后他并沒有收攏殘軍。
孟獲有損失數千人的心理準備,但等他回到瀘水北岸的時候,歸隊的部下居然有四千五百余人之多。
也就是說,這一場連主帥都被擒獲的大敗,他只損失了五百余人,但他損失的精銳裝備,將近三千套,雖然也讓他心痛了好久,但還在他承受的范圍之內。
這次的損失暫時還不能統計,但士卒超過六千人沒有歸隊,按照諸葛亮的習慣做法,這些沒有歸隊的士卒就算已經被諸葛亮釋放,裝備肯定被剝奪了,也就是說,他的武器裝備損失,高達八千套。
整個銀坑洞部落,全部的精銳裝備不過一萬五千套,這次的損失超過了全部裝備的一半,可謂傷筋動骨!
蠻族南中地區,現在有七大頂尖部落,分別是銀坑洞、禿龍洞、八納洞、烏戈國、大水洞、黃河洞、花園洞。
大水洞、黃河洞、花園洞三大部落,因為酋長繼承人之爭爆發內訌,被孟獲趁機擊敗,成為了孟獲的小弟。
這次叛亂,三大部落的士卒充當炮灰角色,損失還在銀坑洞之上,已經不足為患。
其余四大部落,因為都有自己的殺手锏,各有顧忌,這才相安無事。
銀坑洞,是孟獲所在的部落,銀坑洞每年都能產出為數不少的銀子,小部分換成部落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換成了軍隊的裝備,因此,他們部落軍隊的裝備是最好的,戰斗力也是最強的,孟獲能夠上位蠻王,銀坑洞部落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是底氣所在。
禿龍洞,是祝融夫人所在的部落,此部落所處之地比較富饒,但山嶺險峻,出入的道路狹窄,常有毒蛇出沒,更有瘴氣彌漫,外人進入容易感染瘴氣、瘟病,易守難攻。
加上部落存續時間久遠、聲望高,蓄積了強大的勢力,孟獲能夠上位蠻王,禿龍洞這個可靠的同盟部落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