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本意是想給楊鋒一些金銀寶物,在數量上找楊儀前來商議。
楊鋒非常聰明,他既然已經歸順蜀漢,就不能讓諸葛亮起疑心!
他繳獲的那些武器裝備,和庫房中的軍資糧草,他自己一點沒有取,全部交給蜀軍。
這幾天,楊儀非常忙碌,除了上傳下達,還要去清點接收朵思大王的倉庫,以及繳獲的那些武器裝備。
楊儀清點完以后發現,所謂的二萬多套武器裝備,能用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裝備五花八門,很多所謂的套裝,都是蜀軍淘汰下來的、勉強能用的單件裝備,隨便搭配在一起。
楊儀看著這些裝備發愁了,用又用不上,丟了又舍不得,至于還給蠻兵也是可以的,但要等蠻族全部歸順以后才可以。
如果帶走,在這交通非常不方便的地區,這些武器裝備的價值,還不夠路上運送的成本,他正想找諸葛亮討個主意,諸葛亮卻傳令讓楊儀給楊鋒籌集獎賞。
現在軍隊征戰在外,雖然嚴格軍紀,士卒們沒有燒殺搶掠,但每次擒獲孟獲,都完整的接收了他的倉庫,繳獲了他的糧草,省去了運送糧草這個重要環節,這也是諸葛亮深入蠻荒的底氣。
楊儀接到命令以后,翻看一遍賬冊,盤點了一下財產,金銀財寶還是有的,就是上次孟優詐降送去的那一批,拿出一小部分,就已足夠賞賜楊鋒,但已經被諸葛喬運送回建寧郡了。
朵思大王的倉庫里,軍資糧草的庫存不小,差不多夠蜀軍三個月之用,但就是沒有金銀財寶。
按照諸葛亮的征戰計劃,肯定要在未來的三個月之內,結束這次征戰,糧草已經不需要從建寧轉運過來了,精于計算的諸葛喬,肯定不會單獨轉運金銀過來。
楊鋒擒住孟獲、朵思大王等人,還貢獻了這么多的糧草軍資,如果僅僅是封賞一個徒有虛名的官職,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何況諸葛亮還打算把楊鋒樹立為蠻族歸順的典型。
最后,看著那一堆武器裝備,楊儀靈機一動,就向諸葛亮建議:把這些武器裝備,全部按市場價格折價,折算成金銀,獎勵一部分給楊鋒,剩下的一部分,交給楊鋒代銷,給他一成的利潤。
諸葛亮聽取楊儀的匯報以后,也認可了他的計劃,他對楊儀的變通能力非常滿意。
楊儀認為,這些武器是從禿龍洞部落繳獲的,再讓楊鋒賣給他們,也是可以的。
于是,楊儀挑揀出來一千多套好武器,準備補充戰損,其余的兩萬多套武器,全部讓楊鋒拉走。
蠻族百姓勇武過人,但每個部落的軍隊其實非常有限,除了男丁數量的限制,武器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楊鋒得到這批武器,非常高興,這可比給他賞賜金銀財寶要好得多,他們銀冶洞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在蠻族,武器販運的生意,本來就是非常賺錢的,但武器在漢朝是禁止販賣的。
蠻族的鋼鐵冶煉技術,比漢朝還是相差很遠!
蠻族所謂的煉鋼,其實只是廢鐵爛銅的回爐冶煉,而用鐵礦石煉鐵,根本就做不到。
銀坑洞、禿龍洞這些傳承久遠的部落,同樣沒有冶煉鋼鐵的能力。
他們打造武器所用的鋼鐵,都是通過各種渠道從漢朝走私過來的,不但價格昂貴,而且數量非常有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