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鹿大王的大象才蒙上眼睛,孟獲已經領軍轉到了山后,將近兩萬人,木鹿大王和他手下的士卒都沒有發現動靜,如同憑空消失一般。
孟獲能如此快速逃脫,與這個營地有很大關系。
這是當年孟節選取的營地,不但易守難攻,就連大象也難以攀爬上來,而且還有一條后路,可謂進退自如。
陣中的諸葛亮,見木鹿大王的大象兵陣土崩瓦解,士卒排列的軍陣也是七零八落,遍地都是蠻族士卒的殘肢斷臂,大象不是倒在地下,就是逃到了山中,對蜀軍再無威脅,及時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
只聽得汽笛長鳴,鼓角齊鳴,兩萬多蜀軍精銳,勇猛沖殺!
木鹿大王的軍陣,本就被大象沖的七零八落,孟獲的軍隊又臨陣逃脫,八納洞部落的蠻兵,也開始不受控制的四散逃跑。
兵敗如山倒,蜀軍只有二萬人,木鹿大王大王剩下的兵力也差不多兩萬人,但沒有一個敢停下來抵抗。
木鹿大王也被敗兵裹挾逃跑,但他舍不得從小養大的溫馴的白色大象坐騎,使出一切控制手段,想要帶著大象一起走,反而被蒙眼后失去理智的大象用鼻子纏住,摔在地上,死于亂軍之中。
蜀軍大獲全勝,戰場死亡的人數過萬,真正死在蜀軍手上的人只有千余人,其余都是被大象沖撞、自相踐踏致死。
按照諸葛亮的這次南征的慣例,只要失去抵抗力的蠻族士卒,或者是扔掉武器的士卒,蜀軍都不會再攻擊。
這些傷亡,是因為數百頭蒙眼的大象以后瘋狂來回沖擊軍陣所致,這次戰斗,成為諸葛亮南征以來傷亡最大的一場戰斗。
八納洞的蠻兵,都被殺得膽寒了,已經跑的不見影子。
諸葛亮并沒有下令繼續追殺,而是下令打掃戰場。
楊儀被諸葛亮指定的掃戰場指揮者,這次他安排的非常仔細,除了倉庫里的糧草、軍需清點造冊,他還要求收集整理戰場上的各種武器。
上次他把收繳的武器打包賣給楊鋒,可是收入了一大筆銀子。
楊儀把蔣琬、馬謖、諸葛喬等沒有沖鋒陷陣的將領都留下來,打掃戰場,其余的將領則是處理俘虜的事情。
聽說朵思大王已死,如果不是蜀軍和八納洞部落的大象兵決戰在即,孟獲早就讓帶來洞主回到禿龍洞部落,接任酋長之位。
看到那十頭從未見過的巨獸,孟獲就知道,諸葛亮這次的準備充分,木鹿大王的敗亡已成定局。
孟獲當初挑選的營地,是當年他大哥孟節精挑細選的,真的是進退自如,他對哥哥的才華還是非常佩服的。
他忽然想到,如果大哥還留在部落輔助自己,那前幾次和蜀軍交戰會是什么結果?他真的很想知道,他甚至有把哥哥請回來的沖動,他想重整兵馬,和蜀軍再決戰一場,證明自己!
但他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哥哥還是那個哥哥,但永遠回不到過去,他們再也不可能是那對親密無間的兄弟,而且以哥哥與世無爭的性格,也是不可能輔助自己與蜀軍開戰!
想著諸葛亮征討八納洞還需要一段時日,孟獲想在這段時間,先讓帶來洞主回禿龍洞部落,看他能不能掌控禿龍洞部落的軍隊。
現在孟獲的軍隊脫離戰場已經已經將近三十余里,已經脫離危險區,是先去禿龍洞部落還是先去烏戈國求援,孟獲一時拿不定主意。
前面剛好有一個山谷,孟獲決定停下來休息,等待那邊戰場的情報。
因為這個山谷太小,最多只能容納一、二千人休息,孟獲現在的軍隊,加起來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這個山谷無論如何是安置不下的。
賀云接到休息的命令以后,親自在四周考察了一遍,發現無法安置那么多的營地,就向孟獲建議道:
“此地無法安置這么多帳篷,不如留下二千人護衛蠻王,我和方山先領大軍前行,往東南方向不到十里,就是一個三叉路口,還有一條小溪流過,兩面都是大山坡,是扎營休息的好地方,我們先去那里立下營寨,建灶造飯,等待蠻王前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