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樣喝了桃花江水的當地人,則精神抖擻,沒有一點異常。
因為這個死亡者,除了喝了桃花江水,在就什么也沒有做,和他的同伴沒有兩樣,沒有別的原因解釋他的死亡。
于是,外來人喝了這桃花江水就會毒發身亡,烏戈國本地的人喝了,反而倍添精神的流言,就傳開了。
其實,那個外地人并不是喝了桃花江水中毒而死,而是中了淬毒烏戈的毒,因為當時并沒有破皮出血,毒性發作緩慢慢,剛好在他喝完水以后,毒發身亡。
烏戈洞的酋長和長老們,聽到這個謠言以后,馬上開會討論,要不要辟謠?
經過討論以后,最后決定:任由這個謠言流傳,并且適當地推波助瀾!
因為一旦辟謠,就要公布那個外地人的死亡原因,很可能暴露烏戈國制式兵器烏戈是淬毒武器的秘密。
而且桃花江水對外人有毒,對本國人反而有益的傳說,對烏戈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等于多了一道屏障保護,于是,這個傳說,在烏戈國高能的運作下,在整個蠻族變成了一個事實。
兀突骨大軍來到桃花江畔,并沒有急著準備船、筏渡江,而是就在桃花江渡口,扎下了兩個營寨。
兀突骨打定主意,不能放棄桃花江天然屏障的優勢,就在這里以逸待勞,等待蜀軍前來兵。
諸葛亮放走了孟獲及其軍隊,并沒有急于向烏戈國進兵,他派出斥候,遠遠跟隨孟獲的隊伍,探聽孟獲的消息。
諸葛亮放走孟獲的軍隊,連武器裝備都給他留下,是要留給他足夠的本錢,才能與兀突骨達成合作!
誰知,這孟獲還不領情!
他直接把這些一觸即潰的軍隊當做負擔,留在三江城,只帶了幾千軍隊,前往烏戈國。
也許孟獲“賣慘”,表示自己沒有鵲巢鳩占的實力,才能更好地引得兀突骨上鉤,諸葛亮并不在意。
這天,從桃花江邊回來的斥候報告:
“孟獲領軍已經到了烏戈國,與國主兀突骨匯合,很快達成了一致,烏戈國出動了二萬藤甲軍,現屯兵于桃花江渡口,準備并力拒戰我軍。”
諸葛亮聽說孟獲已經把兀突骨引出來了,馬上下令進軍。
還是王平、廖化做先鋒。
他們兩人都是謹慎的性格,諸葛亮讓他們相互配合,擺明了不讓他們盲目冒進。
果然,他們兩人派出大量斥候哨探,雖然行軍速度稍慢,但一路上,并沒有受到沿途大小部落的任何阻攔。
在離桃花江碼頭還有三十多公里的地方,地勢不錯,易守難攻,最難得的是這里樹木成蔭,還是一個避暑的還地方。
諸葛亮下令王平、廖化領本部軍馬,繼續前進,到桃花江渡口附近下寨,試探藤甲軍的虛實。
他自己率領蜀軍主力,就地下寨,看看藤甲軍的。
到了桃花江北岸碼頭,王平、廖化下令斥候尋找合適地點,扎下營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