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練成這招人象配合的招法之后,他并沒有機會在戰場上施展,因此,這次蜀軍來犯,他非常想在戰場上證明一下自己天下無敵的武力。
兀突骨認為,如果陣前單挑,自己絕對是無敵的存在!
不說自己武功高強,就是大象鼻子的助攻,也讓敵方的大將無法招架。
兀突骨親自領軍渡江迎戰蜀軍,藤甲軍軍心大振。
這次跟隨兀突骨過河來挑戰蜀軍的萬夫長是土安,他的表現非常出色,軍隊秩序井然,指揮起來得心應手,幾個陣法的轉換,也非常純熟,兀突骨非常滿意。
按照兀突骨的要求,土安在離蜀軍大營約五里左右的開闊地,擺好了一個方陣。
這是兀突骨仿照漢軍交戰時的情形,花好多時間訓練出來的軍陣。
交戰地點,剛好選在桃花江碼頭和蜀軍營地的中間,陣勢完成以后,他下令手下侍衛擊鼓向蜀軍邀戰。
諸葛亮的大軍分為兩個部分,他統領的大軍在離桃花江三十多里的一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山谷建立了營寨。
王平、廖化率領的四千前鋒軍,在離渡口十余里的山坡上扎下了營寨,也是易守難攻的地勢。
他們早就發現藤甲軍已經過江,只是不知敵軍虛實,并沒有引兵主動出兵迎戰。
看到蠻兵在開闊地擺下陣勢,還是按規矩擺下陣形邀戰,兩人也想著會一會在蠻族威名卓著的藤甲兵。
王平以善守聞名,他與廖化商量以后,決定廖化留下堅守營寨,隨時準備接應,王平領兩千軍前去交戰。
蜀軍來到藤甲兵陣前的一箭之地,王平下令擺下陣勢,還是他慣用的防守為主的方陣,并多設弓弩,然后王平騎馬來到陣前。
看到騎在大象上的兀突骨,王平心里有些發虛,他可是親眼見過大象大發神威,用鼻子束縛敵人摔打致死的場景。
他在陣前想要斗將,又不敢迎戰兀突骨,正不知如何是好,那邊兀突骨大手一揮,身材高大的土安手持長戈,徒步跑向王平,顯然是來斗將了。
王平可不會跳下馬來與土安步戰,他躍馬迎上前,高舉大刀,與土安開始交戰。
因為兀突骨不善馬戰,土安、奚泥兩人也沒有習練馬戰之術,后來兀突骨用大象當坐騎,他們長期跟隨在兀突骨前后,騎馬反而不便,所以更愿意步戰。
王平經驗豐富,武功博雜,他步戰的水平可不差!
正因為他了解步戰,采取了相應的手段,很快就取得了上風。
王平充分利用長刀的優勢,恰到好處利用馬的速度和沖擊力,對土安進行劈砍、橫掃等攻擊。
不一會,土安身上就挨了好幾刀,雖然藤甲擋住了刀鋒,但因為王平利用了馬匹的沖擊力,藤甲有些不堪重擊,土安眼見不敵,就且戰且退。
兀突骨看到王平用的是大刀,劈得土安的藤甲都擋不住,他怕傷了大象的鼻子,瞬間失去了親自上陣的興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