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自己幾次戰敗,都是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而被生擒活捉,甚至對兀突骨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諸葛亮多有巧計,主要的手段就是埋伏和火攻,今后藤甲兵與蜀軍交戰,可下令部下將領:但見山谷之中,林木多處,不可輕進。”
兀突骨的武功和孟獲本是半斤八兩,他還有大象助力,打敗孟獲并不難,作為一國之主,他也沒有心思再與孟獲在武功上爭高低。
兀突骨上位后,站的高度不一樣,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他佩服的是孟獲的謀略,連他的親哥哥,大名鼎鼎的孟節,都中了他的算計。
在合力對抗蜀軍這件事上,兀突骨對孟獲的建言獻策,雖然不是言聽計從,也算是從善如流,對孟獲感謝道:
“大王說的有理,我已知道蜀軍多行詭計,今后一定麾下將軍按照您所言行事。我領藤甲兵抵擋蜀軍,希望大王多給我出謀劃策。”
自此之后,土安和奚泥之間雖然競爭越來越激烈,藤甲兵追殺蜀軍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但土安和奚泥都能遵守兀突骨的吩咐,從來不追入山谷之中或者是樹木茂盛之地。
王平得了諸葛亮的吩咐,只能敗不能勝,每次對陣,都是以斗將開始,到雙方士卒混戰一場后結束,最后的結果,都是蜀軍敗走。
雖然每次藤甲兵獲勝,誰都沒有戰果,但不管王平如何引誘,土安和奚泥隨后追殺,見到森林樹木,立即收兵。
雙方每天交戰,就這樣你來我往,交戰了數天。
蜀軍連敗五天,藤甲兵銜尾追殺,膽子也越來越大,經常能得到蜀軍丟棄的旗幟、武器等戰利品,也成了土安與奚泥較勁的主要戰果。
王平發現了藤甲兵追擊的一些規律,也曾經利用他們想要獲得戰利品的心理,用裝有糧草、武器的車輛誘惑藤甲兵,但土安和奚泥似乎得到了嚴格的命令,一見山谷和樹林,立馬就不追趕了。
當然,王平并沒有設置埋伏,他可不想增加敵人的警惕性。
兀突骨每天派出藤甲兵和蜀軍耗時間,孟獲也沒有閑著,他冥思苦想,終于找到了一個讓兀突骨不得不主動和蜀軍決戰的辦法。
糧食生產不足,一直是蠻族的短板,烏戈國也不例外。
這次出戰,兀突骨有主場之利,烏戈國的武器裝備,其實也不止藤甲烏戈這一種套裝,如果面臨滅國之戰,他可以用庫存的數千套武器,加上民間的大刀、長矛、鐵棍等武器,裝備十萬人不是問題。
但兀突骨只召集了兩萬精銳藤甲兵,主要就是糧草貯備不夠。
就算是這兩萬藤甲兵,加上孟獲的數千人馬,他的糧草儲備,也就堅持兩月左右。
孟獲打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馬上想到了一個逼得兀突骨主動出戰的辦法。
孟獲以和蜀軍決戰為由,派出大量的衛士,以蠻王和烏戈國主的名義,到附近的大小部落,采用威脅利誘的手段,強制這些大小部落,都要出兵支援。
只有數天的時間,那些大小部落,都派來了援兵過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