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鐘毓率領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在三岔嶺糧草大營駐守,順利退居幕后。
因為在蠻族的軍隊里,到處都可能有馬謖埋伏的棋子。
如果馬謖要想抓捕鐘毓并不難,在平時,鐘岳看緊點,還能護得住鐘毓。
一旦鐘岳領軍與蜀軍交戰,那就是徹底和馬謖撕破臉皮。
馬謖肯定不會再顧忌當年并肩戰斗的情分,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四人,他們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還兩說。
如果馬謖親自來了,以他算無遺策的性格,鐘毓被俘虜,那是板上釘釘的。
鐘岳雖然只有四千多兵力,但在三岔嶺據險而守,沒有斷糧缺水之憂,沒有數萬精銳軍隊,是攻不下糧草大營的。
這次南征,諸葛亮采用了馬謖的攻心之計。
馬謖在對陣高定時,擔任阻擊任務,表現很出色,連續兩次獲得首功。
馬謖提前收集蠻族地形圖的事情,鐘岳不但知道,而且還親手繪制了不少的險要關口的地形圖,送給了馬謖。
據險而守,對深知地理的馬謖來說,就是一個笑話!
鐘岳把這些擔憂,全部都說給了鐘毓知道了。
這才有了鐘毓、鐘岳兄弟不戰而逃,拱手把糧草大營讓給田石,也算是留給昔日同僚的一份禮物。
鐘毓毫不猶豫逃跑,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認為馬謖布局如此深遠,又是向諸葛亮獻的是攻心之計,絕對要攻入蠻族腹地。
以諸葛亮謹慎的性格,肯定不會領軍盲目突進,絕非短時間能夠平定蠻族。
因此,鐘毓認為他已經完成了任務,再沒有必要留在南蠻冒險。
他回到長安以后,并沒有急于回洛陽,而是等待他專門留在后面的斥候歸隊。
等了將近一個月,他們留下的五批斥候都回來了,帶來的消息,讓鐘毓徹底放心了。
因為蜀軍不但大破孟獲的五萬大軍,渡過了瀘水,而且還在西洱河南岸,大破孟獲十萬刀牌獠丁,俘獲無數。
讓鐘毓奇怪的是,蜀軍大獲全勝,但還沒有能夠讓孟獲臣服,蜀軍還在持續追擊孟獲之中。
要說孟獲忠于魏國,寧死不降,鐘毓是絕對不相信的。
這些邊陲民族,也是非常了解了中原大國的對外族的政策,經常是打不過就投降。
因為只要宣布臣服朝廷,象征性地拿出一些貢品,基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封賞。
當然,他們一般都能消停一陣子,然后再在邊境挑釁,如此循環往復。
但孟獲敗得如此之慘,居然還沒有投降,這不符合一個酋長的性格。
鐘毓、鐘岳猜測,也許孟獲索要的封賞諸葛亮沒有答應,也許諸葛亮提出的條件太過嚴苛,孟獲沒有辦法接受。
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諸葛亮在南蠻繼續追擊孟獲,對魏國都是好事。
對鐘毓來說,南蠻的戰爭持續時間越長,他的功勞就越大。
鐘毓安排好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四人軍隊駐扎的地方,然后帶著四人,快馬回到了洛陽。
他回到洛陽以后,并沒有急于進宮求見曹丕,而是先求見了時任太尉的老爹鐘繇,兩人商量了一番,然后準備進宮匯報。
曹丕從廣陵回來以后,身體一直不太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