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無論是在關中還是在南蠻的布局,都是神來之筆,而且處處料敵先機。
要是偶爾一次,曹丕可以當做是巧合。
但情報記載的九次,都是如此,而且還有鐘岳等人的親身經歷佐證,不由曹丕不相信。
曹丕突然想起,他還沒有成為太子之前,賈詡曾經向他建議招攬馬謖,但他并沒有放在心上。
曹丕對賈詡洞察人心、算無遺策,是非常佩服的,看來當年賈詡也是發現了些什么。
后來馬謖從成都縣令任上回家丁憂,一度從官場消失,這才讓賈詡放棄了對馬謖的關注。
如果馬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的小將,曹丕或許還真不把他當回事!
但現在馬上已經被諸葛亮用為首席謀士,如果真如他想象的那樣,馬謖將來領軍突然出現在長安,也是非常可能的。
想起長安丟失的后果,一向很自信的曹丕,也嚇出了一身冷汗!
曹丕揮手讓鐘毓等人退下,他要自己仔細考慮一下,如何應對馬謖的事情。
曹丕甚至懷疑,諸葛亮、馬謖深入蠻族腹地,實際上就是要引誘自己再次南征。
他開始患得患失,對要不要繼續南征難以定論,不知不覺,感覺身上有點怕冷起來,連忙讓內衛幫他更換衣服。
晚上,曹丕自覺受寒了,時冷時熱,太醫用藥治療以后,有所好轉。
考慮如何處理馬謖的問題,曹丕感覺頭部昏沉沉的,自己一時怕是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就把幾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兒子分別叫來,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曹丕在立太子方面,明顯吸取了當年父親曹操的教訓,他主動淘汰那些能力不足的兒子。
他一共生了十個兒子,到現在還活著的有六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只有四人,分別是曹叡、曹霖、曹禮、曹邕。
曹丕稱帝以后,并沒有冊立太子。
但在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他活著的八個兒子,有六個封王,只有第三子曹蕤,第四子曹鑒沒有封王。
也就是說,曹睿、曹霖、曹禮、曹邕、曹貢、曹儼六人,當時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貢、曹儼相繼去世,在黃初六年(公元224年),曹丕又封曹鑒為東武陽王,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卻在當年就去世了,讓他打消了給曹蕤封王的想法。
曹丕拿馬謖的事情,來考核他這四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兒子,顯然是想冊立太子了。
考核的最后結果是,只有大兒子曹睿拿出了可行的辦法。
曹睿提出,利用諸葛亮、馬謖和李嚴等人的派系矛盾,用離間之計,或者栽贓陷害之計,讓蜀漢朝廷棄用馬謖。
然后,他再優厚的待遇招攬馬謖,或者斬草除根。
曹霖、曹禮、曹邕三人,用的都是下三濫招數,那就是派人刺殺馬謖,這讓曹丕很是無語。
曹睿對馬謖的處理方法,非常符合曹丕的心意。
特別是用優厚的待遇招攬馬謖,算是彌補了當初曹丕沒有采納賈詡招攬馬謖建議的遺憾。
其實,曹睿能夠圓滿解決馬謖問題,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主要是因為他與鐘毓的交情不錯。
鐘毓從南蠻回來以后,曾經專門拜訪了曹睿。
鐘毓非常看好曹叡,專門送給他一些南蠻的土特產,并與他談了這次往南蠻的一些見聞,也提起過曹丕非常關心馬謖的事情。
曹叡雖然不知道曹丕會用這個題目考核,但他知道父親非常關心馬謖的事情以后,為了博取父親的歡心,在這個事情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