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李恢一直在想辦法,要讓兒子李遺擔任興古郡太守。
見到呂凱這種情況,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他以庲降都督的身份,命令李遺帶著關鳳、關索等人,暫時接管云南郡的政務,李遺雖然沒有得到任命,但成為了事實上的云南郡太守。
李恢上報以后,諸葛亮在南蠻地區本來就本著不派遣官員的原則,再沒有任命新的太守。
但他讓呂凱之子呂祥繼承了他的陽遷亭侯爵位,政務還是由李遺主持。
諸葛亮念及呂凱的功業及威名,加上其家族的影響力,任命呂祥繼續率領呂家私兵在當地鎮守。
而興古郡,馬忠真的只掛了一個名。
具體的事務,他都交給了爨家,兩個郡有當地的大家族參與管理,紛爭非常少,發展非常不錯。
馬謖當越巂太守的目的,就是給馬家謀利益。
而且他還不想損害本地世家大族的利益,就只能是在與蠻族的交易中占據一定的份額。
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
馬謖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就是在蠻族征兵的事情,這才是諸葛亮把馬謖留在越巂郡的用意所在。
與蠻族的交易,馬謖可以當甩手掌柜。
但在蠻族征兵,他就不能大意了。
按照諸葛亮的安排,要征蠻族最好的士卒。
至于越巂郡的政務,馬謖不能當甩手掌柜,但也不用事必親躬。
有與他關系不錯的高福和李益兩人處理政務,又能相互監督,馬謖還是比較放心的。
但他也不能不管不問,他就把諸葛亮交給他的那些舉措都整理出來,讓李益、高福在越巂郡試行,先看看效果。
征兵的時間還沒有到,鹽鐵交易,以及馬家的生意都已經走上正軌。
而從五溪蠻雄溪部落遷移而來的沙家、賀家、方家,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地盤,族人每天的小日子,過得很舒服。
馬謖也算放下心來。
他知道諸葛亮一直在準備北伐,他每天也是加緊練兵,在空閑時研究那些繳獲來的蠻族兵器,想著能不能大規模用于戰陣。
藤甲兵的藤甲,在蠻族的名聲很大。
但馬謖經過試驗以后發現,藤甲的作用顯然被夸大了,他對兵器的抵擋作用,次數非常有限。
像沙摩柯那樣的大力士,估計二、三下就能破壞一副藤甲,普通士卒,重擊十余次,也能破開藤甲。
除了輕便,和可以在水中當救生圈使用,藤甲真正的價值,還真不如刀牌獠丁的制式鐵牌。
因為藤甲使用和保存的時間太短,而制作的難度又太大。
當時孟獲清理烏戈國庫房的時候,馬謖對名震蠻荒的藤甲還是很感興趣,專門派人去取了一千套藤甲。
現在看來,暫時還用不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