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曹植在競爭繼承人的過程中,軍政方面的表現,曹丕略優于曹植。n
但曹植文學上的才華,卻遠在在曹丕之上。n
曹操可不是感情用事的人。n
明知道曹植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他還是放出了要立曹植為繼承人的煙幕彈,加劇兄弟兩人之間的競爭。n
兄弟兩人之間的競爭,曹丕是事實上的大哥,在兄弟中的威望不是曹植可比的,在競爭中占有很大優勢。n
但曹操可不想讓曹丕輕松獲得繼承人的身份,他巧妙布局,維持曹丕與曹植之間的微妙平衡。n
曹操維持兩個兒子之間的相對平衡,可不僅僅是鍛煉他們的能力,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柄。n
因為一天不確立繼承人,一眾文武重臣,就不敢輕易站隊,只能抱緊曹老板的大腿。n
曹操這樣做,效果明顯,大部分大臣,都看不出來誰最有可能成為繼承人,保持了中立的態度。n
就算是洞察人心的賈詡,已經看透了曹操的心意,也只能暗中稍微幫助曹丕一下。n
曹植的背后有曹操暗中的支持,而曹丕需要經營自己的勢力。n
兩人的處境大不相同!n
曹丕除了要努力完成曹操交代的事項,還要暗中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勢力。n
而曹植只需要做好曹操交代的事情,平時都是明目張膽召集名人墨客喝酒吟詩,充實自己的勢力。n
曹植利用自己的才華和名氣招攬人才,還有老爹在暗中幫助,效果不錯,手下可用之人并不比曹丕少,過得非常安逸。n
而曹丕長兄的優勢,被曹操以權力抹平以后,他招攬人才,就需要金錢和利益。n
曹操的族弟曹洪忠誠勇敢,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n
曹洪非常喜歡經商斂財,他家境富裕,卻生性吝嗇。n
但他并不是頭腦簡單之人,曹丕向他借財物,用于招攬人才,也想借此機會獲得曹洪的支持,逼他站隊。n
但曹洪只忠于曹操,不敢站隊曹丕。n
他只能假裝糊涂,對曹丕的變相招攬假裝不知,非常干脆地拒絕借錢財給曹丕。n
曹丕懷恨在心。n
曹丕稱帝后,借曹洪門客犯法的機會,將曹洪抓捕下獄,欲論罪處死,并沒收家產。n
后卞太后出面斥責曹丕,郭皇后也痛哭求情,曹洪才得以免死,卻遭罷官削爵。n
夏侯楙,字子林,是曹操手下名將夏侯惇之子。n
他可不是無能之輩,雖然武功和軍事才能平平,但善于經營,與曹洪一樣,喜歡經商斂財。n
也許是因從小生活富裕,夏侯琳雖然喜歡斂財,不但不吝嗇,反而仗義疏財。n
曹丕在曹洪那里碰了壁,就找到了夏侯楙。n
年輕的夏侯楙,論富裕程度,肯定遠不如曹洪。n
但曹洪是曹操軍中大將,軍務繁忙,斂財的手段雖然了得,但時間非常有限。n
而夏侯楙斂財的手段并不比曹洪差,他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蔭官,根本就沒有正經事情,他有大把的時間經營自己的產業,財富的增長速度,遠在曹洪之上。n
年少的時候,他的同輩夏侯尚、曹真、曹休等人,紛紛進入軍中建功立業,他卻以讀書、游歷為名,安心經營自己的產業。n
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做生意,他利用自己的存錢,開了不少的商鋪。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