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還沒來得及安排撤退,就被司馬懿領軍攔住了。n
也許是要有別于兄長孫策的用人之法,也許是孫權本人不擅長武功,任用儒將為大軍統帥,是孫權的一貫做法。n
江東前幾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不以武功見長。n
武功最強的呂蒙,武藝在江東,也不過二流水準。n
諸葛瑾被孫權任命為攻打襄陽的主將,并不是他武功高強,而是因為他深通兵法。n
冷兵器時代,軍陣和謀略,才是致勝的法寶。n
但沖鋒陷陣、個人勇武,也是必不可少的。n
諸葛瑾自身武功平平,敢領軍出征,自然需要沖鋒陷陣的人才。n
張霸就是這樣的人才!n
他出身貧寒,雖然目不識丁,但勇武過人,被諸葛瑾發掘,提拔為沖鋒陷陣的先鋒官。n
看到司馬懿領軍支援襄陽城,而孫權的大軍已經被文聘擊敗,諸葛瑾馬上組織軍隊撤退。n
但司馬懿的軍隊跟的太緊,諸葛瑾只得留下張霸領一千軍斷后。n
司馬懿以優勢兵力,采用軍陣的方式,擊敗張霸斷后的軍隊。n
勇武過人的張霸,也死于司馬懿的軍陣之中,他手下士卒幾乎全軍覆滅。n
孫權這次出兵,表面上是配合孟獲叛亂和諸葛亮北伐,實際上是他的正名之戰,也是他的立國之戰。n
這次慘敗以后,讓孫權親征不勝的戰績,又增加一場。n
而他以江東為根基立國的時間,不得不推后。n
而司馬懿憑著這次勝利,被曹叡由夫君大將軍升遷為驃騎將軍,有開府建衙的權利。n
他有節制宛城、新野、江夏、襄陽、上庸、魏興等郡的權利。n
至此,司馬家族,終于有了自己的根基,司馬懿開始經營自己的勢力。n
同樣是軍功,司馬懿得到的是官職,是名望;n
而文聘得到的是,被加封五百戶食邑,加上以前的,一共一千九百戶,是實惠。n
只有荀禹,配合文聘擊敗孫權的五萬大軍,功勞可不小!n
但因為他是按照曹叡的旨意辦事,功勞自然歸于圣明的皇帝陛下。n
當然,荀禹作為執行者,雖然沒有上陣殺敵的功勞,他和他率領的士卒,也得到了皇帝賞賜金銀珠寶、絲綢布匹等獎勵。n
......n
......n
蜀漢三路大軍,首先達到目的地的是趙云鄧芝率領的五千軍馬。n
作為疑兵,趙云他們作為先鋒軍,旗幟鮮明,高舉趙字將旗,兵甲犀利,一看就是精銳軍隊。n
早有斥候發現了蜀軍的動向,報告駐守在郿縣的大將軍曹真。n
郿縣城池及周邊地區,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是通往長安的咽喉要道。n
趙云在曹軍中的勇武之名,但凡有點名氣的將領,都是知道的。n
他手下第一勇將,先鋒張郃,曾經是趙云手下敗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