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韓德迎戰趙云,陣亡了四個兒子,憑他自己的武功和手下殘兵敗將,是沒有辦法報仇雪恨的。
他找曹真請戰,實際上就是想讓曹真出動虎豹騎,為自己報仇。
曹真知道,僅僅靠韓德,肯定試探不出蜀漢的虛實!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曹真以董禧為主將,薛則、潘遂為副將,程武為參軍,韓德為先鋒,各領本部兵馬,共計一萬余人,前前去迎戰趙云。
董禧是濮陽郡人,原是呂布帳下郎將。
呂布兵敗身亡后,他投降了夏侯淵。
董禧武功不弱,為人穩重,受到了夏侯淵的重用。
在定軍山時,董禧擔任檢糧官。
夏侯淵在被殺后,董禧下放到南安郡任糧曹。
夏侯楙接任關中都督以后,收攏父親的老部下。
董禧雖然武功并不出眾,但因為資格老、辦事牢靠,被夏侯楙重用為統兵的將領。
夏侯楙被曹叡召回洛陽以后,他留下的數萬將士,都被曹真接管。
關中諸將中,以董禧的資格最老,受到夏侯楙部下的擁戴。
曹真決定讓董禧為主將,雖然沒有指望他戰勝趙云,但也希望他的穩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韓德領三千軍馬,到趙云的營前挑戰。
趙云多日來,每天求戰不能。
聽說魏軍主動邀戰,正中下懷,立即提槍上馬,率一千軍出戰。
鄧芝看韓德兵多,怕趙云吃虧,又給他加派了一千兵馬,在鳳鳴山前擺成陣勢。
鄧芝留一千人守大營,他親自領兩千人隨后接應。
董禧領軍出戰之前,參軍程武,已經定了計策。
程武,是曹操心腹謀士程昱的兒子,自幼熟讀兵書,深得父親真傳,計謀過人。
曹真讓他作為參軍出戰,自然是要他給董禧獻計獻策。
出兵之前,程武對董禧說道:
“我認為趙云勇則勇也,謀略不足,明日將軍領兵對陣,先伏兩支軍隊于左右兩側的山腳,韓將軍出陣迎戰,詐敗而走,引誘趙云到伏兵處;將軍卻登高處,以旗幟指揮四面軍馬,重疊圍困蜀軍,則趙云可擒。”
董禧按照程武的計策,派潘遂引三千軍隊埋伏在左側山腳,薛則引三千軍隊埋伏在右側樹林。
韓德作為先鋒,自然是首先出戰的人選。
他穿戴整齊,手提大斧頭,率一千兵馬出戰。
韓德武藝本來就不是趙云的對手,但他在夏侯楙手下是武功最高的,他要報仇,也必須迎戰。
韓德聽從董禧的安排,與趙云支交戰了數個回合,真的抵擋不住,拔馬便敗走。
上次被韓德走脫,趙云非常惋惜,這次可不想讓煮熟的鴨子飛了,他拍馬就追。
因為定下了誘敵之計,韓德的陣腳,并沒有安排弓弩兵。
眼看主將敗陣,眾軍士轉身就逃。
趙云乘勢追殺,鄧芝因為要顧忌大營,只能引兵緩緩跟進。
趙云馬快,很快追上韓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