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繼承人的挑選,還是相當科學的!
因此,就算是武功高強,也不可以直接挑戰酋長取而代之,也不能直接找酋長繼承人一見高低,而是需要循序漸進。
部落蠻民年滿十八歲以后,就可以在同輩中爭奪勇士名次。
如果在同輩中,能夠得到第一武士的殊榮,等到二十八歲以后,就能獲得一次挑戰上一屆第一勇士的機會。
而這樣的挑戰機會,也不是每年都有的,要十年才舉行一次,避免酋長繼承人經常被挑戰。
挑戰者獲勝以后,也不是萬事大吉,只能說成為了酋長繼承人之一,因為他還要隨時接受失敗者的挑戰,還有十年一次的部落后起第一勇士的挑戰。
沙摩柯是雄溪部落唯一的酋長繼承人,是因為上一任酋長繼承人是他父親。
在沙摩柯成為后起第一勇士以后,他父親在他挑戰酋長繼承人之前,就已經接任酋長,而他爺爺則避位為長老。
在他成為酋長繼承人以后,因為沙摩柯武功高強,打遍五溪蠻無敵手,雄溪部落自然沒有人不長眼去主動挑戰他,這純屬找虐。
因此,沙摩柯是雄溪部落唯一的酋長繼承人。
五溪蠻夷勇士爭奪蠻王的比武,那都是王對王,將對將,硬碰硬的比試,來不得半點虛假!
比試者放水的事情,在蠻王爭奪中是不會發生的,因為蠻族勇士把榮譽看得比性命還重要!
參加蠻王爭奪的各部落第一勇士,會同部落另外四名勇士,組成一個團隊,與其他部落進行團體比武,一般情況下,是五戰三勝制。
但酋長繼承人之間的比試,是不能回避的!
如果酋長繼承人在比試中輸了,雖然不是一戰定輸贏,但判定勝負的標準就改變了,就不再是五戰三勝,而是要求五戰四勝。
也就是說,只要酋長繼承人輸了那一局,團隊其他人就再不能輸了,否則就會失去爭奪蠻王的資格。
沙摩柯每天操練那些手下,但因為時間不多了,他們的進步非常有限,沙摩柯的心中依然不太樂觀,因為除他以外,另外四人沒有一個有獲勝的把握。
馬良雖然還沒有找到好的辦法,但他依然淡定,甚至有些莫測高深,讓沙摩柯充滿了期待。
但馬良并沒有什么安排,每天除了隨沙摩柯觀看訓練,就是向沙摩柯打探其他部落勇士的情況,并與雄溪部落的勇士做一些優劣比對。
馬謖自從被蛇咬傷陷入昏迷,在夢中知道了未來主君劉備對自己的評價是“言過其實”,就存下了戒心。
先不管夢中的情形是真是假,暗暗反省自己,馬謖都決定改變自己說話不把門,愛搶風頭的缺點,不再隨便發表意見。
蠻王之爭,馬謖的心目中,早就替沙摩柯擬好了一個簡單的策略,一直放在心里不說,憋得也相當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