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石家人才濟濟,家族天驕實力強勁,但參加蠻王之爭的選手,石家也只有石波一人。
因為一個部落畢竟不是一個家族,還是需要照顧了其他幾個大家族的面子的,畢竟參加蠻王之爭,是百年不遇的盛事!
因此,辰溪部落實力比較雄厚的易家、余家、施家、彭家,分別選撥出易俊、余糧、施令和彭佳參加蠻王之爭。
因為這幾個家族的底蘊很深厚,選拔的人員武功高強、各有特點,團隊的整體實力排名第二。
這幾個選手的武功,或許比石家個別的俊杰略有不如,但相差非常有限,平常的切磋比試中也是互有勝負,不至于影響團體比賽的結果,也不完全算是照顧。
酉溪部落的姓氏,以麻、歐、章、張、符、胡、相(向)、田、王、梁、洪、馮、陳等為主。
無獨有偶,酉溪部落的酋長,這兩百年來,也都是在相家挑選出來的,但相家的實力并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相家的刀法大大有名,一枝獨秀。
兩百年前,相家的杰出天才相單程,不但號稱刀王,還是五溪蠻公認的第一高手。
他曾經帶領以酉溪部落為主組成的蠻族軍隊,多次擊敗朝廷大將。
據說東漢開國功臣,威名赫赫的伏波將軍馬援,也是敗在他的手下,后來與朝廷和談以后,被官軍用計射殺,但他在五溪蠻的威名不減。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辰溪部落酋長號稱蠻族槍王,部落的勇士都偏愛槍法,這次他們參加比試的團隊,全部都是用槍好手!
酉溪部落的酋長,號稱蠻族刀王,部落勇士,十有**都是練刀的。
這次參加蠻王之爭,酉溪部落選拔出來的四名勇士,分別是張山、胡天、田石、陳慶,也都是刀法行家。
這次兩個部落的比拼,頓時演變成了“刀槍之戰”,為了兩個部落和兩大家族的榮譽,擂臺上的石波與相智強的比斗,也漸漸打出了真火。
石家的槍法和相家的刀法,本無高下之分,但與使用刀法和槍法的人有很大關系。
石波和相智強,同樣的武藝嫻熟,但因為身體條件和天賦有很大的差異,就有了高下之分,石波因為身材不高,舞動長槍就有些吃力!
而相智強身高臂長,施展長刀刀法就更加順手,剛開始還看不出什么,但三百個回合之后,石波開始落入下風,五百回合以后,石波的身形開始慢了下來。
一見取勝無望,作為槍法名家,也不好死纏爛打,石波跳出戰圈,直接認輸了。
本來石波上來開始搶攻,就是想搶得先機,逼迫相智強出現破綻,但沒有如愿,還是被拖入了漫長的持久戰。
好在這第一輪是循環賽,五個部落只淘汰最后的一名,石波雖然輸了首場比試,但辰溪部落還有機會進入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