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各大部落一旦排定了出場順序,基本上不會改變,雄溪部落出場的應該是賀云。
對到底誰第一個出場的問題,馬良也是煞費苦心,昨天臨睡之前,還找馬謖探討了一番。
馬謖的性子雖然變得沉穩多了,但事關沙摩柯能否順利當上蠻王,也不能閉口不言。
因此,在馬良的再三追問下,馬謖建議第一個出場改為一場未戰的方山,無論輸贏,也要讓他出場一次。
否則,沙摩柯奪取蠻王之位,而方山一場未戰,似乎說不過去!
當然,這只是一個說辭,實際上還是要增加“田忌賽馬”計策的保險系數。
這樣做了一個微調,把龔力和江巖的對手退后一個,他們的優勢就會更大一些,勝算會更高一些。
不是為了與辰溪部落的這場半決賽,而是為了最后的決賽,無論如何要避免被四比一翻盤或者三比二平局的情況出現,這對沙摩柯和雄溪部落的威望不利。
方山的武功,在雄溪部落排在第三,自然不是弱者,他用的武器,也是頗有特點,是一把家傳的短刀。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說的就是長兵器大氣恢弘,直來直往,攻擊范圍大、距離長,因而人們普遍認為長武器要更強一些,就算是兒童戲耍,也是拿長一點樹枝的占便宜。
而使用短小武器,遠距離沒有殺傷力,就要近身攻敵,要想獲勝就需要兵行險著。
主持人才宣布“開始”,方山就搶先進擊,只見他的身形一閃,已經撲向易俊的懷中,一把只有十余斤和三尺不到的短刀,散發著閃閃寒光,刀刀砍向易俊的要害。
因為他們相距太近,易俊的長槍槍尖已經不能傷及方山,只能用槍桿掃或抽打。
這樣的攻擊,易俊自然不能使用,對方山沒有多大威脅,一旦停頓身形,被方山用刀逼住要害,唯有認輸一途。
好在易俊和方山還有一段的安全距離,刀一時還傷不到易俊,他也顧不得許多,一邊飛速后退,一邊慢慢回收長槍。
好在易俊是個有名牛皮糖,雖然被方山逼得狼狽不堪,但還是不露敗像,只用了一百余招的功夫,就拉開了距離,發揮出長槍的威力。
也許是因為被方山的出其不意打的有失面子,易俊一點都沒有留手,把長槍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到兩百招的功夫,就用槍尖逼住了方山的咽喉部位,贏得了勝利。
易俊雖然獲勝,但也出了一身冷汗,而臺下的彭佳,也暗中慶幸雄溪部落調整了出場順序。
因為他用的是大槍,走的是剛猛路子,要是他陡然碰到這種情況,就施展不開手腳,唯有認輸一途,而方山原本是他的對手。
臺下的觀眾和大部分選手,也都大呼可惜,尤其是雄溪部落的人,都認為要不改變出場順序,這方山肯定能拿下一場勝利。
唯有沙摩柯和馬良等幾個面色如常,并沒有把這一局的失利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