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財主,能夠擁有數目不小的良田,多少都擁有一些后臺和靠山,劉備軍政一把抓,在新野那就是一個土皇帝,誰也不敢得罪。
這個告示發出去以后,那些地主就不能淡定了,他們也怕真金白銀買來的田地真的莫名其妙就沒有了!畢竟地契是縣衙發放的,紛紛派人過來打聽消息。
劉備自己肯定不會出面,就讓糜竺、簡雍幾個接待那些地主,雙方就荒蕪田地問題,展開了友好協商,最后達成了一致意見:
官府不再向地主收繳賦稅,但官府可以自行屯田,解決軍糧問題,如果地主想要自己耕種,也是可以的。
前提是要繳納一年的賦稅,并提前一年提出申請,經過官府審查批準,就可以自行耕種。
這樣一來,那些地主們,只能讓劉備白白耕種自己的田地,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心中的不滿情緒,已經扎下了根!
誰讓人家劉備有劉表給的上方寶劍,而且人家并沒有以勢壓人,而是有理有據,他們也只能認了!
要讓劉備自己找人種糧食,那是不現實的,要是進行軍屯,當然可以,關鍵是劉備并沒有多少軍隊。
就算這些百戰精兵全部種地,也不見得能夠解決自己的糧食問題,術業有專攻,他們打仗勇敢,但種地就有點勉為其難了。
就算是剛入伍的新兵,他們本來就是種地出身的,他們種地倒是一把好手,但他們畢竟是要上戰場的,不訓練可不行!哪有時間再去做老本行。
為了把讓治下的農民踴躍參軍,劉備慷他人之慨,只要家里有人當兵的,就可以獲得二十畝免租金的良田,官府還免費提供糧種。
當兵當然不止這一個優惠條件,家里只要有人當兵,就可以按人均二十畝租種良田地,佃租只有平常的三成。
這樣的好事,讓新野各個窮苦家庭奔走相告,那些家里有閑散勞動力的,都踴躍報名參軍,不到十萬人口的新野縣,竟然有將近一萬人參軍。
劉備把大量荒廢的田地納入管理之中,可不僅僅是為了征兵,還要解決軍隊糧草問題。
因此,充分利用這些地主的田地才是正理,那些家里沒有參軍的貧苦百姓,也能享受到這些荒田的好處。
他們也可以到縣衙登記租種田地,不但佃租只有平常的一半,而且官府也提供糧種,但這次的糧種可不是白送的,是需要用糧食折價償還的。
最讓他們無法拒絕的是優惠,租種這些田地,碰到天災**,造成地里絕產或者低產,可以按比例減免佃租。
這樣一來,那些佃戶們等于基本沒有了風險,對于窮人來說,最大的短板就是抗風險能力較差!
有了劉備的名聲作保,新野的每個農民,都來官府登記租用土地,準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
新野這種別出心裁的勸課農桑,采取諸多惠民政策,很快就在荊州傳開了。
以前從逃難過來的流民,生活還沒有安定下來的,聽說有這樣的好事,就結伴前來。
就連離這里不遠的汝南,那些生活無著落的人家,也爭先恐后來到新野,只有數年的時間,新野的人口增加了差不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