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跟著徐庶,目睹了他的各項安排,頗受啟發,算是上了一堂實習課。
在路上,兩人還探討了一些可能出現的變數,因此,對這場戰斗,馬謖和徐庶一樣,也認為是一場必勝之戰。
徐庶路上已經提出,讓他給自己當助手,馬謖雖然答應了暫時留下來幫他,但以自己年少暫不宜出仕為由,直接拒絕了投奔劉備的提議。
因為馬謖知道,劉備雖然是一支潛力股,頭頂也有皇叔的光環,甚至還有一個豫州牧的名頭,但給不了自己什么官職。
因為劉備并沒有開牙建府的權利,現在鎮守新野縣,他能為部下謀來的官職,最高也就是縣丞、縣尉之類的小官,官職對劉備集團來說,就是一個僧多粥少的局面。
因此,劉備在荊州數年之久,他雖然多方求賢,但還是沒有人前來投奔。
俗話說,千里為官只為財,劉備能給的官職很低,如果他的財力雄厚,給的待遇高一些,投奔他的人就要多一些!
偏偏劉備埋頭招兵買馬,把有限的財力全部用在軍隊上,經費非常緊張,投奔他基本沒有什么待遇。
馬謖現在如果追隨劉備,估計連小官的職位都沒有,最大的可能就是當幕僚,能夠混飽肚子就不錯了,至于俸祿什么的,想也不用想了!
馬謖自然不能現在就綁在劉備的戰車上!再說,他也做不了這個主,馬謖來的時候,馬良就再三叮囑,不能貿然加入劉備集體,因為家族現在還不想表態。
在戰場上,馬謖雖然跟著徐庶出謀劃策,但他念念不忘的事情,還是如何提高武功。
他對趙云這個名將的武藝,非常很感興趣,不顧戰場危險,就近觀看了趙云與呂曠的單打獨斗!
馬謖回憶了一下趙云的幾個一氣呵成的招式,自咐如果是自己與他單打獨斗,只怕也難以全身而退,不由對戰場上的兇險,又多了幾分認識!
戰場上的指揮調度,馬謖并不陌生,因為在訓練私兵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式,同樣是“聞鼓而進,聞金而退。”
士卒們沖鋒的步伐和出槍的時間,與鼓聲相合,能夠大大增加沖陣的威力。
戰場上也有旗語,但并不是通用的,不能用在沖殺之時,只有練習陣法和斗陣的時候,主持陣法者才用旗子指揮調度,這樣才能讓陣法變幻莫測。
馬謖雖然是第一次上戰場,但在激昂的戰鼓聲中,他的情緒也受到了感染,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不由自主縱馬沖殺。
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的馬謖,全身心投入到追殺敵人的騎兵之中,與其他騎兵配合,至少有五個曹兵,被他挑下馬來。
在整個戰斗中,馬謖都處于一種亢奮狀態,并沒有什么不適。
等到結束結束以后,馬謖看著滿地的血跡和殘肢斷腿,他忍不住一陣嘔吐,渾身脫力,勉強上馬返回新野。
劉備領軍得勝回到新野,在百姓的歡呼聲中走進縣城,回到縣衙以后,他吩咐衙役擺下宴席,準備舉行慶功大會,但徐庶卻被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