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知道李典為人穩妥,為了眼不見心不煩,直接調李典統領后軍,保護糧草,他自引兵為前部。
曹仁觀看劉備軍陣勢,和營寨所在地,地勢都是極好,自己要是攻擊,很難展開大量兵力,如果自己要硬攻,不要說傷亡慘重,就是用添油戰術,也很難以攻破。
曹仁尋思,還是按常規打吧!明天自己擺一個玄妙的八門金鎖陣,如果劉備破陣失敗,自己緊隨敗兵身后沖陣,就可以破開劉備軍的防御。
頭一天斗將,雖然未見勝負,但總是曹軍落了下風。
次日曹仁鳴鼓進軍,親自帶領五百精兵,布成一個陣勢,使人在陣前喝問劉備道:
“爾等識吾陣勢,誰來與吾斗陣?”
曹仁自幼通曉陣法,覺得自己的陣法已經相當厲害,便想用陣法欺負劉備手下無人。
曹仁之所以敢這樣做,是認為因為劉備身邊沒有厲害的謀士,不能識破自己陣法,為了保險起見,曹仁還挑選了布置難度高,威力大的八門金鎖陣。
從曹仁開始擺陣,徐庶就沒有閑著,早就到了高處,仔細觀察陣型的變化,觀陣完畢以后,下來對劉備說道:
“這是八門金鎖陣,布置難度高,但威力可不弱!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欲破陣,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們而人則亡。今八門雖然布得整齊,只是中間通欠主持。如從東南角上的生門殺入,往正西景門沖殺而出,其陣必亂。”
劉備一聽,已然明白,這陣可不好破!就傳令叫趙云過來,徐庶就把如何破陣,細細說與趙云知道。
但凡練武之人,都會兼修兵法和軍陣,趙云雖然只是粗通陣法,但他并不需要知道如何布陣,也就不需要詳細解說陣法。
八門金鎖陣,可以說是不傳之秘,徐庶也沒有準備傳授給趙云。
他只是非常簡單的指點趙云幾個方位和行軍路線,以及遇敵時的應對之法。
很快,趙云就記住了破陣之法,劉備讓軍士把住陣角,命趙云引本部五百軍,從東南而入,徑往西出。
趙云得令,挺槍躍馬,引本部健兒,徑投東南角上,率軍吶喊著殺入中軍。
陣中嚴陣以待的曹仁,見趙云躍馬來攻,并不應戰,便投北而走。趙云并不追趕,卻突出西門,又從西面殺轉東南角上來。
曹仁軍陣大亂。一見時機已到,劉備把握機會的能力不弱,徐庶還沒有開口,他就麾軍沖擊。
曹仁的五百兵馬斗陣大敗而退,翻身往后面的軍陣退卻,聽到劉備攻擊的命令,部下軍馬個個爭先,奮勇向前!
追擊不過百丈,徐庶就急命鳴金收兵,眾將停止追趕,收軍自回,但都是一臉的問詢之色。
徐庶卻道:“曹軍斗陣雖然敗了,這純粹就是比拼將領帶兵的能力。曹軍數萬大軍嚴陣以待,而我軍不足一萬人馬。在這狹小地勢之中,自然不怕他人多勢眾!如果追到開闊處,兩軍混戰在一起,這正是曹仁斗陣的用意所在,曹仁大費周章布陣,如果我軍破陣失敗,就尾隨敗兵沖陣,如果我軍破陣成功,就引我們沖陣,然后混戰,我軍寡不敵眾,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曹軍!就算我們能夠取勝,那也是慘勝。戰損的士卒,絕不止半數,這樣的損失,人多勢眾的曹軍可以不在乎,但我軍卻承受不起,故鳴金收兵。”眾將皆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