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大規模的混戰中,如何保證自身的安全和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這是一門高深的技巧,這就是所謂的“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但張飛并沒有演示他自己的矛法,甚至是避而不談,他賴以成名的武藝,十八路丈八矛法,可謂天下聞名。
張飛的丈八蛇矛,在三國可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相媲美,它們隨著主人的成名而揚名天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名氣之大,僅次于呂布的方天畫戟。
張飛手執一支丈八蛇矛,縱橫沙場二十余年,轉戰南北,從無敗績,就算是呂布,也對他非常忌憚!
馬謖看著張飛手中長矛,那彎曲的矛頭,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阻無可擋,正如張飛的性格一般,這丈八蛇矛與他相得益彰!
馬謖與張飛相識也就半月余,結為知己僅僅兩天,但在馬謖的感覺中,他和張飛,就像是多年的故交。
馬謖心里有了疑問,也不掩掩藏藏,直接就問張飛:
“張將軍,我冒味問你一句,你傳授了我這么多的寶貴經驗,為什么不能給我講解一下你的獨門武藝——丈八矛法?”
張飛稍微猶豫了一下,似有難言之隱,但他還是坦誠的對馬謖說道:
“俗話說,七尺為槍,八尺為棍,我的長矛一丈零八寸,并不是普通人能使得動的。賢弟用的是七尺長槍,而我用的長矛招式雖強,但用在槍法上并算不合適,所以也就沒有給你演示。”
馬謖自然不相信這個理由,武藝招式雖然各有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樣的,他談武道經驗,卻對自己名震天下的矛法避而不談,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
張飛感覺到了馬謖的不信任情緒,躊躇了一會,還是開口了,但并沒有說他的武藝,而是說起了他的過去。
原來,張飛是幽州涿郡人,雖然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但也頗有家資,他小就是神力驚人,因而喜歡舞刀弄槍,在江湖上到處拜師學藝。
但因為所學的武藝,都是花架子的江湖把式,并沒有太強大的威力。
因為真正的好武功,都是把持在世家大族的手中,那些絕學都是密不外傳的!
雖然張飛學到的武藝并不出眾,但他憑著自己在武道上的過人的悟性和一身神力,走剛猛的路子,“一力降十會”,張飛在當地頗有勇名,但離頂級武將的水準,還差點很遠。
如果沒有特殊的機遇,張飛就算進入軍中,最多能夠做到和胡車兒一樣的大力士,而不是當世頂尖的武將。
張飛天生神力,但他的力量,也是來源于食物,因而他特別能吃肉,三日不食肉,就會感覺渾身乏力,而且酒后力氣大增!
為了能夠經常吃上新鮮的肉食和方便喝酒,而張飛又沒有別的謀生本事,索性就以賣酒屠豬為業,既能養家糊口,還不耽誤自己喝酒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