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心中雖然有一種不祥之感,但還是抱有僥幸心里,希望母親是被親戚朋友接走了,而不是被敵對勢力用來要挾自己。
但這種僥幸心理,很快就被打破了,因為有人找到了徐庶的住處,悄悄見到了徐庶,聲稱持他母親的家書過來了,徐庶急忙叫進來詢問。
來人說道:“我是驛館負責送信的走卒,因來荊州接送來往公文,受徐老夫人所托,有書信附送過來。”說完,拿出一封密封的書信,遞給徐庶。
徐庶拆開一看,是母親的筆跡,看到這熟悉的字體,還沒有看信的內容,徐庶的雙眼就濕潤了。
徐庶原名徐福,幼年時家境并不好,父親只是粗通文墨,不通詩文,加上早年忙于養家糊口,并沒有時間教授子女讀書識字。
徐庶母親雖然出身小戶人家,但卻是沒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就讀書識字,因此,徐庶兄弟讀書寫字,可以說是徐母手把手教出來的。
徐庶擦揩了一下眼睛,開始看信,母親在信上寫道:
“近汝弟康喪,舉目無親。正悲凄間,不期曹丞相使人賺至許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縲絏,賴程昱等救免。若得汝降,能免我死。如書到日,可念劬勞之恩,星夜前來,以全孝道;然后徐圖歸耕故園,免遭大禍。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更不多囑。”
徐庶看完信,淚如泉涌,不能自持。在馬謖的攙扶之下,持書信前來見劉備。
徐庶和劉備相處時間并不太長,因為劉備的刻意培養,感情還是不錯的!
他也沒有轉彎抹角,直接對劉備說明了自己真實來歷,并將母親書信給劉備觀看,說明了自己不得不離開的理由。
劉備接過書信,才看了一半就垂淚說道:“子母乃天性之親,元直不用擔心我。先去許昌曹操處,待與老夫人相見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見到該來的還是來了,馬謖心中也不愿意徐庶就此離開,尤其是進入敵對陣營。
最近馬謖與徐庶一起練兵和排兵布陣,收獲頗多。平日里與徐庶討論用兵之道,雖然一改以往那種口若懸河,但每每能夠切中要害,體現出了很強的能力。
劉備經常旁聽,對馬謖也算是認可了,現在徐庶投入曹操陣營,雖然“終身不設一謀”,但還是己方的損失。
馬謖幾次想開口提醒徐庶,仔細看看信件的真偽,并大膽預言,他若去許昌,反而會導致徐母自殺身亡。
但他這話怎么也說不出口,自己和徐夫人又不熟悉,更沒有見過偷的字體,這無憑無據的,說出如此不吉利的言語,這是大忌!
馬謖這樣說,有詛咒徐母的嫌疑,就算和徐庶是知交好友,他不怪罪于他,已經是天大的面子,要想讓他相信,沒有充足的理由,是不可能的!還不如不說。
馬謖權衡利弊以后,沒有穩妥辦法,只有放棄努力,任憑歷史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