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派垂頭喪氣,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很多人都渡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就連孫權也是如此!
次日清晨,文武官員,不約而同早早來到了大堂之外,但他們一改往日的爭吵,靜等孫權升堂。
孫權升堂以后,文武官員默默站在自己慣常的位置上。
左邊文官張昭、顧雍等三十余人;右邊武官程普、黃蓋等三十余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
少頃,周瑜入見。禮畢,孫權問計于周瑜。
周瑜還沒有說話,整個大堂之上鴉雀無聲,不管是投降派還是主戰派,都緊張地看著周瑜,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這樣就能夠一錘定音,徹底擊敗對方!
但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周瑜并沒有表態,而是先把張昭請上來,耐心問詢他投降的理由。
這樣一來,似乎坐實了周瑜主張投降的傳言,讓主戰派的將領們捏了一把汗。
但等張昭說完以后,形勢急轉直下,周瑜竟然當眾駁斥了投降派言論,并表明了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決心!
孫權本來就是主戰的,得到了周瑜的支持,一下子就有了底氣,當即站起來表態道:
“曹操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所懼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誓不兩立!卿言當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
周瑜領教過孫權狐疑善變的性格,也怕孫權臨時變卦,就趁熱打鐵,要把事情都定了下來,于是對孫權說道:
“我愿意為主公決一血戰,萬死不辭!只恐主公又被他人的投降言論蠱惑,把持不定,影響備戰。”
孫權正是熱血沸騰之時,聞言當即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說道:“諸官將有再言降曹操者,與此案同!”
言罷,便將此劍賜周瑜,即封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
并當眾宣布,如有文武官將不聽號令者,周瑜即以此劍誅之。
周瑜拜受了孫權的佩劍,對一眾文武官員說道:
“我接受奉主公之命,率眾破曹。諸將官吏,來日俱于江畔行營聽令。如有遲誤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斬施行。”言罷,辭了孫權,起身出府。眾文武各無言而散。
既然孫權已經決定了和曹操開戰,和劉備的結盟,就勢在必行了,具體盟約,孫權早有交代,就由魯肅和周瑜議定。
周瑜回到下塌處處,便請孔明來議事。
這次議事,主要是商議孫劉聯盟盟約的具體內容,孔明想要和江東簽訂平等條約,可不太容易,必須拿出足夠的實力。
孔明到了以后,周瑜肯定不會首先提及盟約之事,只是先對他說道:
“今日府下公議,主公已定和曹操決一死戰,愿求破曹良策。”
言下之意,我已經兌現了昨晚的諾言,說服主公抗曹了,下面就要看你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