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五百校刀手一字兒擺開,為首大將關云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站在路正中間。
曹操手下諸將見了,盡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上前爭戰,就連從來都是奮勇向前的許諸都站著不動。
曹操激勵道:“既然到了此處,襄陽已然不遠,只得決一死戰,殺出一條血路!”
眾將都低下頭來,不敢和曹操對視,只有許諸甕聲甕氣地說道:“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
程昱因為他的工作沒有做好,并沒有讓江東像荊州一樣不戰而降,才有今日之敗,心中愧疚,連忙獻計道:
“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于彼,今只親自告之,或可脫得此難。”
曹操點頭贊同程昱的意見,既然不能打,他也不再耽誤時間,即縱馬向前,欠身對關羽說道:“將軍別來無恙!”
云長亦欠身答曰:“關某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丞相多時。”
曹操雖然位高權重,但他拉下臉皮以后,與普通人無異,他見關羽還有昔日情分,就可憐兮兮地對關羽說道:
“我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關羽看到曹操的凄慘模樣,心中頗為不忍,雙眼微紅,但他想起諸葛亮的囑咐,還是硬著心腸回答:
“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曹操偷眼看到關羽已然動情,就趁熱打鐵道:
“過五關斬將之時,將軍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關羽是個義重如山之人,稍微有點違背忠義的想法,就會感到臉紅!
他想起當日曹操的許多恩義,與后來五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
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有心把曹操放走,但與諸葛亮軍師已經立下了軍令狀,可不敢兒戲,于是把馬頭勒回,按照諸葛亮教授的臺詞,對曹操說道:
“丞相雖然戰敗,但只是一時的失利,回去以后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漢丞相,而我們兄弟三人,這次雖然僥幸獲勝,依然是沒有安身之地。”
說到這里,關羽就停下來,擦了一下濕潤的眼睛,想起這些年在荊州寄人籬下,關羽也是感受良多!
曹操臉上的驚訝之色一閃即逝,心念電轉:
“這次關羽厚著臉皮替劉備要官要地盤,并不知道張飛已經成功。看來關羽和張飛并沒有互相通氣。要么就是雙保險,要么就是兩人各行其是,反正就這點事,既然已經答應了張飛,何妨再痛快一點答應關羽一次!”
這次曹操學乖了,可不想再擔心受怕!為了防止夜長夢多,憑生變故,他也不等關羽再往下說,直接把話頭接過來說道:
“以玄德兄的名望、資歷和才干,一州刺史盡可當得,但大漢朝廷的規矩不可廢,你們找一個州刺史上表推薦吧!接到推薦的表章以后,圣旨馬上就會下發。我看荊州刺史的治所,就放到江陵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