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攻取桂陽,并不需要別人相幫,只獨領本部三千軍馬前去,穩取城池。”
趙云可沒有張飛的待遇,他的本部兵馬只有一千,但也毫不示弱地說道:
“我也只需要領三千軍去。如攻不下桂陽城,愿受軍令。”
孔明大喜,順勢讓趙云寫下了責了軍令狀,又挑了二千精兵付與趙云,讓他速去攻取桂陽。
臨行之前,孔明可不想趙云攻取失敗,還不忘給趙子龍面授機宜。
張飛心中不服,呼呼喘著粗氣,臉色憋的黑中帶紫,有暴走的傾向,而劉備也變得面色難看,本想喝退張飛,又怕張飛犯倔,場面有些緊張了。
馬謖一見,不出面不行了!他連忙跨前一步,行了一禮,對劉備說道:
“主公,我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備雖然還沒有重用馬謖,那是因為他的地盤和官職太小,暫時沒有合適的位置,他對馬謖的能力還是認可的!
在場的人一聽馬謖要獻計,都非常感興趣,就連張飛也安靜下來了,劉備連忙客氣的回答道:
“幼常不用拘謹,有話但說無妨!”
馬謖也和孔明一樣,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
“主公,我們的兵力,本來并不足以同時攻取桂陽和武陵兩處城池,但因為趙將軍和張將軍都只要三千軍馬,現在趙將軍已經領兵出發,莫若讓張將軍也立下軍令狀,帶領本部三千軍馬攻取武陵郡,如果都能夠成功,就可以大大加快平定荊南的步伐,騰出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江陵和襄陽,值得一試。”
劉備聽了馬謖的話,眼前一亮,剛要說話同意,猛然想起現在他把調兵遣將的權利交給了諸葛亮,不好直接定計,就轉頭對諸葛亮問道:
“軍師以為如何?”
諸葛亮生性謹慎,而且喜歡那種掌控一切的感覺,他本來是不想同時在兩處開戰,因為一旦派出的兵力太多,就容易發生意外,失去掌控。
但他見劉備已經動心,而且再派出去三千人馬,零陵還有兩萬多兵馬留守,足以應付各種變局,于是諸葛亮點頭道:
“主公現在的兵馬翻了一番,派出兩路六千兵馬,不會影響正常的出征計劃,就算攻不下兩個城池,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看幼常此計可行。”
劉備一聽諸葛亮同意了,也松了一口氣,就對諸葛亮說道:
“軍師請下軍令吧!”
劉備知道,張飛貌似魯莽,其實心很細,他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用意,自己雖然可以強行喝退他,但臉上還是不好看,現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當然更好!
諸葛亮雖然對張飛并沒有太深的成見,但因為他和關羽經常給他耍態度,心里也有些不爽。
張飛和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諸葛亮肯定不會刻意去針對,但立軍令狀的事情,是不會放過,而且還提出要馬謖作保。
張飛對簽軍令狀的事情沒有抗拒,就在帳內和孔明簽下軍令狀。
但對把馬謖也拉進來作保,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一直要求自己單獨承擔責任,但被馬謖拉走了。
張飛和馬謖一起回到軍營,整頓兵馬,派出探馬,很快就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