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志騎馬跟隨那個裨將往零陵方向,行走了不到五十里,迎面碰上了一路大軍,劉字大旗迎風高高飄揚。
原來,是劉備親自領軍來武陵助戰了。
趙云和張飛領軍走后,諸葛亮因為不能掌控局勢,心里也有些發虛!
他派趙云攻取桂陽,實際上相當于先鋒,如果能夠順利拿下,自然是最好。
如果趙云久攻不下也不要緊,諸葛亮準備和劉備親率大軍隨后就到,打破桂陽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次平定荊南,諸葛亮早就做好了計劃,武力只是一個威懾力,不到萬不得已,諸葛亮真不想硬攻城池。
在零陵,諸葛亮想要殺了邢道榮立威,嚇唬的并不是零陵一郡官員,也想要震懾其他幾個地方的守將,讓他們心生懼意,沒有戰意,太守就只能乖乖歸順。
當然,讓劉度繼續當太守,也是諸葛亮的既定方針,是給其他幾個太守釋放一個信號,只要他們投降,是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和財產的。
趙云和張飛走了近十天,還是沒有消息傳來,諸葛亮有點擔心!他也是關心則亂,趙云他們在路上行軍都不止十天。
零陵郡徹底穩定以后,諸葛亮再也坐不住了,害怕趙云不成功,準備前往桂陽助戰。
如果只給趙云助戰,就顯得諸葛亮有點偏幫了,這兩人可都是立下了軍令狀,劉備這一關就過不了!
因此,諸葛亮需要兩者兼顧,一碗水端平!
諸葛亮和劉備商量以后,決定留下糜芳和五千軍馬鎮守零陵,他和劉備則兵分兩路,各帶八千兵馬,分別給趙云和張飛助戰。
劉備自然挑選了前往武陵相助張飛,他統領大軍一路行來,雖然沒有收到張飛的捷報,但也沒有失敗的消息。
劉備也有點著急了,日夜兼程,很快就到了離武陵五十公里,卻剛好碰到了赍印綬前來投降的鞏志。
劉備大喜,收下了張飛的捷報,一看張飛兵不刃血就攻下了武陵城,心中非常高興!
劉備急于見到張飛,就把大軍留在后面,自己帶著鞏志幾個,飛馬來到了武陵城。
張飛見大哥親自帶兵前來助戰,非常感動,但也不無得意的說道:
“賴大哥洪福,可謂兵不刃血攻下了武陵,不知我和子龍,是誰先取得的城池?”
劉備從零陵出發之時,并沒有收到趙云的消息,現在到了武陵,就算趙云順利取得了桂陽,捷報也需要半個月以后才能送達,他怕張飛驕傲,就含含糊糊地說道:
“還沒有收到子龍的捷報,但子龍有軍師面授機宜,應該和你差不多時間取得桂陽吧!”
劉備還真猜對了,趙云和張飛是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天取得桂陽,而且他并沒有張飛這么艱難,因為桂陽太守趙范本來就想投降。
劉備在武陵休整數天以后,知道了鞏志的資歷與能力,直接讓他替代金旋,做武陵太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