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周瑜想把這份圣旨送到孫權那里,但他現在朝廷的官職,幾乎可以與孫權平起平坐,又怕引起孫權的猜忌,就決定把圣旨壓下來,先助孫權攻下合肥再說。
周瑜認為,到時候有功勞在手,自動就洗脫了自己的嫌疑!
他有心親自往合肥用計,但他的身體絕對支持不住。
他和龐統長談了兩個時辰,商討好了攻打合肥的各種計策和變化,寫了一封推薦信,讓龐統到孫權麾下效力,順便給他在江東謀取一個出身。
周瑜對龐統的才華非常了解,有了龐統出謀劃策,又有優勢兵力,孫權打破合肥應該沒有問題,周瑜這才真正開始養病。
誰知道,程普領兵才到合肥不久,還沒有來得及參與戰爭,孫權就大敗一場,太史慈也因為中了張遼的計策而傷重垂危,孫權不得已退兵。
龐統趕到合肥之時,已經沒有了江東軍的影子,他循著孫權退兵的路線,跟著找到了建業。
雖然龐統到江東的時日不短,但打交道的江東將領不多,因為魯肅經常和周瑜在一起,他們也成為了好友。
龐統找到魯肅以后,明了來意,拿出周瑜的薦書,說魯肅非常高興,把他引薦給孫權。
魯肅平日和龐統談論,深服其能!在他看來,以龐統的才學,獲得孫權的賞識并不難。
誰知道,因為周瑜的關系,孫權根本就不管龐統的才學好壞,一開始就不準備用龐統。
可憐龐統來到江東數栽,想要給孫權效力,只因為與周瑜交好,就被孫權棄用,只得返回柴桑。
他本想一走了之,但因為還有不少族人在這里扎根,他可不敢和江東把關系搞僵了,讓這些族人流離失所。
周瑜見龐統又回來了,孫權在合肥兵敗,龐統因用計失誤被孫權棄用,也在情理之中。
周瑜也是非常奇怪,不知道龐統出了什么昏招,惹得孫權生氣了!
因為孫權一直是知人善用,以龐統的才學,應該能夠打動他,就算合肥兵敗,孫權也不會委過于人!
周瑜可不認為是自己的緣故,因為他推薦的魯肅,受到了孫權的寵信,當他得知龐統并沒有參加合肥之戰以后,就想當然認為龐統是應對不當,沒能入得孫權的法眼!
周瑜反復詢問了龐統與孫權的對話,并沒有發現什么錯失,怎么也沒有猜到孫權棄用龐統的理由。
周瑜見龐統被孫權棄用,他又不想龐統為他人所用,特別不想他回到荊州給劉備效力,就把龐統暫時留在身邊,承諾等自己面見孫權以后再推薦一次。
赤壁大勝,本是周瑜的首功,但孫權卻對周瑜的功勞視而不見,反而在合肥親自下馬迎接魯肅,把赤壁大勝歸功于魯肅促成了孫劉聯盟!
孫權如此厚待魯肅,前所未有!讓周瑜心中產生失落的同時,也有了一絲怨恨。
實際上,周瑜在大局觀上還是較差,如果沒有劉備這個皇叔參與,就憑孫權現在的身份,連內部意見都沒有辦法統一,是不可能對抗曹操的!
因此,魯肅促成了孫劉聯盟,還真的是赤壁大捷的第一功臣。
周瑜把圣旨壓下,就是想成為名副其實的江陵太守,但從荊州傳回消息,朝廷使者已經宣旨,任命劉備為荊州刺史,同時,建業也有程普被朝廷任用為江夏太守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