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趙云連續過了幾道關口,才有人上報劉備、孫尚香已經離開建業遠去之事。
因為天色已晚,近侍要稟告孫權,孫權酒醉未醒,就先行擱置。
孫權醒來,已是五更,他迷迷糊糊喝了一碗醒酒湯,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中午,孫權方得睡醒,聞知昨天走了玄德,急喚文武眾人商議。
張昭一聽,因為是他力主行周瑜之計,花在劉備身上的開銷可不小!現在被劉備逃逸,他也怕被人詬病,就有些著急,站起來稟道:
“主公,劉備既然逃跑,肯定已經窺破公瑾之計,就算任其自歸,也心生怨恨,早晚必生禍亂。主公可速派人前往追趕攔截。”
孫權一聽張昭說的有理,急令陳武、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把劉備追回,二將領命去了。
孫權坐在大堂之上,心中不安,害怕妹妹被劉備脅迫,在母親面前不好交代,不經意抬手將案上玉硯掃落在地,摔為粉碎。
程普以為孫權發怒,就出列稟道:
“主公空有沖天之怒,某料陳武、潘璋必不能追回劉備。”
孫權道:“他們焉敢違我令!”
程普道:“主公之妹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既然肯同劉備出走,必是同心而去。所追之將,豈敢下手?”
孫權沉吟半晌,嘆道:
“罷了,既然妹妹愿意跟隨劉備回去,我強捉回來也是無趣,就由他去吧!劉備此去只能行走陸路,途經柴桑,公瑾必早有準備,傳我命令給公瑾,攔住則可,不可傷了吾妹和劉備性命,于事無補!”
趙云領五百衛士和兩百女衛,護著孫夫人車駕前行,因為當天沿途并未休息,軍士們并不知道劉備已經離去。
而馬謖和劉備,早已離開大隊,悄悄回到建業城內,上了馬家的商船,徑往荊州而去。
劉備臨行之前,與孫夫人約定,為了保證兩人生命安全,不宜拋頭露面,都要隱匿行蹤,沿途不再見面。
孫夫人的車駕,被兩百女衛團團護住,只當劉備也隱藏在軍士之中,行走了兩天,她并不知劉備已經離開。
孫夫人的女衛,畢竟沒有長途行軍的經歷,每日夜間困倦難行,趙云只得在路旁就地扎營暫歇,天一亮就起行。
三天以后,隊伍堪堪趕到柴桑地界,望見后面塵頭大起,探馬來報:
“孫權的追兵至矣,看旗號是陳武和潘璋領兵!”
趙云讓大隊護著孫夫人先行,自己準備帶一百人馬斷后,還沒有和敵將接戰,前面的吶喊聲又起。
原來,周瑜恐劉備尋機走脫,先使徐盛、丁奉引三千軍馬,于柴桑沖要之處扎營等候。
二將時常令探馬登高遙望,料得劉備沒有船只,若投旱路,必經此道而過。
當日徐盛、丁奉了望,早知趙云一行人到來,各綽兵器截住去路。
趙云一見前有攔截之兵,后有追趕之兵:前后無路,局勢非常危險。
主公劉備已經離開,趙云沒有了顧忌,就要按馬謖臨行之前商定的脫身之計行事。
猛然間,趙云不由自主想起了諸葛亮軍師的三條妙計,都在錦囊之中。